并非是孙权用兵不行,而是董军实在勇猛。</P>
比起孙权,还有他,董曜麾下可谓是人才济济了。</P>
吸收了冀州袁绍的班底,不至于无人可用。</P>
比如冀州的吕布庞统,幽州的张辽,张合李典。</P>
南阳的黄忠,蒯氏族人。</P>
赵云又有张任,文聘,周瑜太史慈等人相助。</P>
董曜自身带着长子,外加马超等人。</P>
论起参军来,麾下也不是没有。</P>
现在双方比拼,靠的也并非是参军,谋士。</P>
这两种人所说不能没有,但作用并非想象中的大。</P>
真正比拼的是双方谁的钱财更多,兵马更为精良。</P>
他身后有徐州,陈留的富户支持。</P>
董曜又何尝没有,不仅吞并了袁绍,袁术留下的家底。</P>
河东甄氏,卫氏也纷纷鼎力相助。</P>
荆州一众豪强也随着刘表的归附,投入到董曜麾下者居多。</P>
益州更不用说,董曜免了当地大族吴氏的罪过,再次获得吴氏的支持。</P>
现在无论怎么打,局势都十分不利于他。</P>
统兵将领的人手方面,他实在是不够用。</P>
“主公,赵云率领大军离开荆州,让孙权再度出兵可行否?”</P>
曹休也知现在局势愈发的艰难,他们极其需要一人的帮助。</P>
北边异族指望不上了,董曜已经提前把鲜卑打服。</P>
荆州的五溪南蛮,更不会去响应他们。</P>
唯有江东的孙权还算有些实力,若是再次出兵,或许会帮他们解了豫州的燃眉之急。</P>
“不可能了,他已经被打怕了。”</P>
曹操摇摇头,拒绝了曹休的提议。</P>
让孙权出兵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那是江东犬子。</P>
若是孙权出兵,单方面撕毁亲自哀求得来的和平条约,定然会受到千古唾骂。</P>
加上孙权被赵云打的如丧家之犬一样,即便是让他出兵,他估计也不敢。</P>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唇亡齿寒啊。”</P>
曹休仍然想把希望寄托在孙权身上,这是唯一能帮他们的了。</P>
“你能这样想,董曜不会这样想吗?”</P>
曹操看向曹休,质问道。</P>
“董曜与孙权那么大的仇怨,如何能拉拢对方?”</P>
曹休不解,难不成孙权不去打董曜,反而是联合赵云攻打豫州?</P>
那这孙权可就真成了董氏的狗了。</P>
“上次董曜用了一个所谓的吴候,就让孙权拖了我们使者长达小半年之久,那这次董曜拿出个吴王呢?”</P>
曹操自认为了解董曜,比孙权还要多上一些。</P>
能不用交兵,只用这虚妄的称号获得一时安定,董曜是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P>
何况是孙权主动求和,董曜再给予吴王安抚。</P>
孙权得知,怕不是要跪地叩谢天恩。</P>
“那我们如果……”</P>
曹休欲言又止,实在不敢把话说出来。</P>
一旦说出来,估计曹操听后头风病又要犯。</P>
“你是说臣服于董曜?”</P>
曹操看破曹休心思,笑着问道。</P>
“对,孙权可以求和,我们应当也可以,三公子被董军所俘获,不也幸免于难,或许董曜并非想置主公于死地。”</P>
“文烈啊文烈,你应当多去战场磨练,实在是太天真了。”</P>
曹操听闻曹休让他求和,并未恼怒。</P>
董曜的确不想杀了他,但也不想他求和。</P>
孙权,不过是临时换来的和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