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者自清,浊者自浊。</P>
想了一圈后,孙权淡定了下来。</P>
他没有做过,又有什么好担心的?</P>
若是太过于关注此事,岂不是变相的承认了他有蹊跷?</P>
“来人!”</P>
“请主公吩咐。”</P>
“你速去襄阳周瑜大营,传我口谕,赵云面对大军围困,已经别无他法,只得用此阴谋来离间我与公瑾,望公瑾思之,慎之而行,勿要中了敌人之计。”</P>
孙权唤来亲信,让其将这些话带给周瑜。</P>
做完这一切,他才放下心来。</P>
什么谣言,流言蜚语,只要他稳如泰山,便会不攻自破。</P>
周瑜接见了孙权的亲信,对于孙权的反应倒也是在情理之中。</P>
如果孙权着急忙慌问他要人,这才是真的做贼心虚。</P>
不过这并不能阻止他继续调查,孙策的死到底有没有蹊跷。</P>
······</P>
小长安。</P>
董曜面对曹操紧逼,不得不再次放弃此地。</P>
他的兵马实在太少,而此地与宛城又太过相近,继续坚守也毫无意义。</P>
“大将军,我本想去救援于你,奈何夏侯渊在此虎视眈眈,无法率兵离开呐。”</P>
黄忠见到董曜率领败军而还,为其解释道。</P>
以他对董曜的忠心,当得知局势不利的时候,他便想要动身了。</P>
可曹军在此地还有六万余人马,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实在不好率兵离开。</P>
一旦救援不成,他们便会被曹军两面包夹,到时候首尾难顾,岂不是自寻死路。</P>
“我知你意。”</P>
董曜并非是那种战败之后便恼羞成怒,拼命为自己找补的人。</P>
战后思考为何会败,才是首要大事。</P>
棘阳丢了,他不怨天,不怨地,只怨恨兵马太少。</P>
若是与曹操大军持平,是绝对不会城破的。</P>
“如今曹军步步紧逼,两军合兵一处,我等又该如何?”</P>
黄忠十分担忧的问道。</P>
“先前我便命人去往汉中,调遣那里的兵马前来支援,我们只需坚守些时日,自然会有兵马来援。”</P>
董曜本想让徐荣直接去益州灭了刘备,让这天下四分变成三分。</P>
结果曹操率领大军亲自来犯,双方兵力差距太大,只能暂时让刘备缓一口气儿了。</P>
不过益州将领也死的差不多了,刘备无人可用,仍然是最弱的一个诸侯,威胁最小。</P>
那也就不急于一时灭了刘备,待扛过此次曹操攻势,他再腾出手来对付刘备。</P>
“虽无法战胜曹操,但坚守宛城,还是能够坚守一时的。”</P>
黄忠得知董曜还有后手安排,当即便放心了。</P>
“希望子龙能多坚持些时日吧。”</P>
董曜现在倒是不担心自己,而是担心赵云。</P>
原本有棘阳等地阻挡曹操大军,粮草等物资可以走宛城送往襄阳。</P>
可现在棘阳被攻破,曹操也即将来到宛城下。</P>
以后再运送粮草到襄阳,不仅要改更远的道,还可以被曹军骑兵给袭扰,更甚至是被劫。</P>
好在上次郭表送的粮草不少,足够赵云坚守襄阳一阵子。</P>
“大将军,河内郡来信。”</P>
巡察使递上一封密信。</P>
“司马氏想走,走的了吗?”</P>
董曜看过书信,恶狠狠的说道。</P>
没想到司马懿竟然想让家族内的人离开河内,前往曹操的地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