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袁氏盖饭(2 / 2)

换了其他将领来,像这种功劳岂会让给别人?</P>

“典当奋力死战,绝不辜负左将军的良苦用心。”</P>

李典在战马上拱手道。</P>

“赵通,此战你听从李典的调遣。”</P>

“遵命!”</P>

“虎贲军,随我冲啊!”</P>

李典接下此任务,最先冲向了被围攻的韩猛大军。</P>

来到近点之后,他合理分配虎贲军士卒进攻。</P>

将近万余人的队伍,被他指挥的井井有条。</P>

当然,这也不排除虎贲军原有的特性。</P>

只需要李典把任务传递给赵通,赵通再传递给次一级的将领。</P>

一级一级传递,最后到组,指挥起来相当轻松。</P>

即便如此,也不能否定李典的实力。</P>

这家伙史上有名,非常厉害。</P>

之所以没有入选五子良将,原因还是挺多的。</P>

第一个便是寿命问题,死的实在是太早了,尚未彻底大放异彩。</P>

第二个便是曹操的刻意培养,想将其变成儒将那般,文可安邦,武能定国。</P>

若是多活上些时日,必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人才。</P>

“将军,顶不住了……”</P>

董曜大营内,韩猛虽然已经将其占据。</P>

但此时却攻守互换,他们成了防守的一方。</P>

比起一开始,他们更加的被动。</P>

那么大的一处营墙,结果被他们给推到。</P>

现在董军疯狂涌入,根本无法阻挡。</P>

“将军,带兄弟们再冲一次吧,继续坚守等于坐以待毙。”</P>

袁军将领等了许久不见袁尚的大军来,却发现董军的两支援兵相继到来。</P>

这说明了什么,袁尚根本来不了。</P>

那他们还在这里耗个什么劲,不跑等死啊。</P>

“集结起来,我们从另外一道营门撤退!”</P>

韩猛作为一军统率,说起话来都格外的不一样。</P>

跑不叫跑,而是撤退。</P>

这个时候便能看出普通士卒,与六郡良家子的区别。</P>

单单是调度,根本不是一个档次。</P>

袁军一时间无法集结起来,到最后跟随韩猛的不过四千余人。</P>

剩余的袁军士卒陷入混乱之中,命令无法传达。</P>

令韩猛没想到的是,现在跑已经来不及。</P>

李典分配的虎贲军早就把守住各营门,为的就是一锅烩。</P>

他先是来到目标的营门,当即便被重新打了回去。</P>

再去另外一处,仍然是被敌军牢牢堵住。</P>

“归顺了吧……”</P>

韩猛绝望了,他好不容易攻打进董曜大营,结果根本守不住。</P>

到最后,就连跑的没有机会。</P>

但到了这一步,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P>

投降不叫投降,叫归顺朝廷……</P>

伴随着袁绍部将韩猛的投降,董曜重新接收了自己的大营。</P>

对于归降之人,他更是以礼相待,让韩猛颇感意外。</P>

邺城。</P>

“啊,韩猛竟然降了!”</P>

袁绍得此事后大怒,当即把碗扣在了桌案上。</P>

此举,名为袁氏盖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