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孙坚后院起火(1 / 2)

“如何,可有桥氏的记载?”</P>

董曜让虎贲军查找豫州各郡县人口记录,寻找有关于桥氏的信息。</P>

他好不容易来南边一次,不带点什么回去属实是非常遗憾。</P>

想了想,他觉得带二桥回去不错,总比便宜了孙周二人强吧。</P>

看那记载,跟强抢没什么区别。</P>

既然都是抢,为什么不能是他抢呢?</P>

“请主公稍待。”</P>

虎贲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面前籍录跟小山一样。</P>

想要从中寻找到一户人家,可谓是非常困难。</P>

董曜等待的同时,开始回忆有关于二桥的信息。</P>

庐江,皖县,桥氏。</P>

无论是演义,还是历史,都对其记载非常模糊。</P>

后世说法不一,其中一个便是桥玄之女,只因记载中提到了两个字,桥公。</P>

此说法来自于清代人沈钦韩,他所着的两汉书疏证内。</P>

而汉代,并非只有所谓的三公,才能被称为公。</P>

年龄大的人可以,父辈之人也可以。</P>

所以桥玄之女这个说法不对,况且桥玄死的很早。</P>

桥瑁就更加不可能的,他死的也非常早。</P>

第二个说法便是袁术部将,桥蕤之女。</P>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说法也不成立。</P>

首先便是记载问题,二桥的记载很多,却始终没有提及桥蕤的一点信息。</P>

若是二桥与桥蕤真有关系,记载下来又会浪费多少笔墨?</P>

综上所述,桥氏很有可能是当地富户。</P>

“主公,找到了。”</P>

翻了许久,虎贲军将一册子呈了上来。</P>

董曜看过后,果然是在庐江,皖县。</P>

这上边倒也没有关于其他桥姓之人的信息,记载也很简单。</P>

桥氏家主在当地仗义疏财,颇有威望,乡里之间对其十分敬重。</P>

然后就没了,只有这么一丁点。</P>

董曜踱步于房内,庐江,那里之前是袁术的地盘。</P>

后来孙坚一路杀过来,袁术部将皆投降。</P>

如果他去找孙坚说一声,去庐江一趟应该问题不大。</P>

“启禀主公,吴郡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联络当地豪族起兵反叛孙坚,曾投降孙坚的庐江袁术部将纷纷响应,在当地烧杀抢掠,庐江民众逃亡九江与江夏避难。”</P>

探子快马进入寿春都城,将事情告知。</P>

“还有这种好事?”</P>

庐江当地百姓也不少,就算有一半人跑到江夏,不还剩下一半来他这么。</P>

如果能全部带回自己的地盘,那他这一趟来豫州可就赚大发了。</P>

“安排士卒去接应,若是遇到桥氏人家,好生照料带回。”</P>

董曜从不掩饰对女人的渴望,人生在世上,除了权势,不就剩下女人吗?</P>

河北甄氏如此,江东二桥亦是。</P>

虎贲军等骑兵出了寿春南下,一路接收逃难的百姓。</P>

赵通则是沿途寻找桥氏之人,想要完成董曜的吩咐。</P>

另外一边,孙坚听闻老家有人反叛,也顾不得争夺九江了,赶忙让士卒拔营。</P>

临走之际他不忘前往寿春都城,最后与董曜此行。</P>

来到城门口,他见董曜与曹操等人出来,上前说道:“坚拜见大将军,扬州有逆贼反叛,坚先行一步平定叛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