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此次立威,非公子不可。(2 / 2)

而董曜,更像是一个军阀般存在。</P>

洛阳当地的豪族在董卓于洛阳主政期间,没少受到各种欺压,索要钱粮。</P>

自然也极其记恨董卓,赵崇不会傻到认为自己与城门司马吴宗联合,便能拿下洛阳。</P>

真正有能力的是这些豪族,他们有人,也是本次起事的关键力量。</P>

“很抱歉,我们不参与此次起事,也不选择告发你。”</P>

赵崇辗转数家豪族,皆被人拒绝。</P>

后来他转念一想,不能找这种比较大的豪族。</P>

大一点的豪族本身就有一定地位,即使这次起事成功,所获得的回报也有限。</P>

万一失败,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积蓄,将会顷刻间化为乌有。</P>

同时这些比较大的豪族也不选择告发,他们怕赵崇万一起事成功,会报复他们。</P>

总之这些大豪族只想做壁上观,起事失败,跟他们没关系。</P>

起事成功,他们也能少受到压迫。</P>

赵崇这次找上中小型豪族,一通说辞,果然有数家响应。</P>

这些豪族有忠心家仆,一时间起义人数高达五千人。</P>

算上宫内,与城门司马吴宗的手下,加起来约有七千。</P>

如此多的人数,一旦占领洛阳,定然可以坚持到十八路诸侯破虎牢。</P>

到时他们只需要敞开城门,迎接诸侯,封官加爵。</P>

准备妥当,赵崇小心的回到宫内,只待今夜行事。</P>

城门校尉前往董荣府,不顾仪态,着急忙慌往里闯。</P>

“为何如此慌乱行事?”</P>

董荣瞥了对方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P>

“狗贼赵崇想要起事,四处联络人,我岂能不慌?”</P>

城门校尉可没有董荣那般淡定。</P>

“哼,看看吧。”</P>

董荣取出一锦囊,扔给对方。</P>

“妙,妙啊,原来相国早就料到了?”</P>

城门校尉迅速扫了一遍,更加佩服董卓。</P>

锦囊已经明确言明,迁都后洛阳城内必然有人发动叛乱。</P>

甚至会牵扯到地方豪族,为以防万一,他特意在洛阳南边隐藏了一支凉州军队伍。</P>

一旦叛乱事发,这支队伍会迅速赶到洛阳平乱。</P>

不仅如此,上边更是言明,务必让董曜从虎牢关归来,参与平乱,以此来立威,震慑那些有不轨之心的人。</P>

若是没来,可能是在虎牢关被拖住,此事便作罢,由董荣代替平乱。</P>

“哈哈哈,太好了。”</P>

城门校尉归还锦囊,他悬着地心落下了。</P>

“可惜公子并未归来,他想要于洛阳为根基,此次平乱立威之举,非他不可。”</P>

董荣言语中有些遗憾。</P>

他多次派人去虎牢关送信,公子依旧无法脱身,想必是十八路反贼缠住。</P>

“公子无法过来也没办法,何时对反贼动手,我要亲手宰了吴宗!”</P>

城门校尉咬牙切齿,他身为董卓留下的嫡系。</P>

可是亲手提拔了吴宗,没想到这人却是个叛徒。</P>

如不是相国深谋远虑,真出了差错,坑害了在虎牢关的董曜,他全家拿出去抵罪都不够砍的。</P>

“不急,有你手下门候作为内应,我们随时可以让城外驻军的张辽先进来。”</P>

“对了,你安排些许人手前往蔡府,府内两位小姐已经是公子的人,绝不能让她们受到袭扰。”</P>

董荣对于此次起事,已经是稳操胜算。</P>

城外驻扎的禁卫军,城南隐藏的西凉平乱军。</P>

单凭这些队伍在,又岂会怕那些谋逆之人。</P>

“好,这任务交给我。”</P>

城门校尉喜滋滋接下这份美差。</P>

公子的人,就算是把这条命豁出去了,也要护得周全。</P>

待平乱过后此事上报,还能不受到封赏?</P>

“老爷,一军士乔装打扮前来,说是公子已到城外大营。”</P>

公子从虎牢关赶回来了?</P>

董荣大喜,赶忙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