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人在关在。</P>
其实董曜还有一点小心思,那就是树立自己人设,笼络关内人心。</P>
既然选择弃明投暗,谁又会甘心做个冲锋陷阵的武将。</P>
此时董卓已经六十左右了,说句不好听的。</P>
没有吕布出手,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说不准哪天就扛不住了。</P>
他必须在董卓死之前壮大自己,尽可能多吸收董卓班底。</P>
徐荣是个人才,一旦将其拿下,自己手下也有个可用之人。</P>
果然,董曜发现说过此话后,徐荣眼神变了。</P>
从最开始的防备,变成了认可。</P>
这就是最好的开始。</P>
接下来要用尽一切手段,尽可能拉起自己的班底。</P>
“禀中郎将,敌军派遣孙坚为先锋军,正向汜水关前进。”</P>
徐荣接到命令,却没有做出任何部队调令。</P>
汜水关拥兵两万,虎牢关尚未得到洛阳兵马补充,也不过两万之众。</P>
况且虎牢关乃是重地,他绝不能分大量兵马出去。</P>
当即他便修书一封,火速送予汜水关胡轸。</P>
让其在相国大军未到之前,不可轻举妄动。</P>
“还请中郎将准备三千精锐士卒,随时准备支援汜水关。”</P>
董曜见徐荣没有其他布置,不由说道。</P>
“公子勿忧,在下已告知胡轸据关不出。”</P>
“胡轸此人性格暴躁,心高气傲,更是身居高位,中郎将认为他会听吗?”</P>
“这……”</P>
徐荣听董曜一说,还真吃不准胡轸会不会不听人言。</P>
虽然两人都是中郎将,但中郎将之间也有高低之分。</P>
胡轸乃是凉州豪强出身,能力不提,在董卓阵营地位却极高。</P>
也正如董曜所说,或许此人不会听他的劝诫。</P>
“多谢公子提醒,在下这就去布置。”</P>
徐荣离开前打量了董曜一眼,对其更加佩服。</P>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P>
常年不在相国身旁,却对手下了如指掌。</P>
“哼。”</P>
胡轸扔掉手中书信,此时鲍信之弟鲍忠,已被他部下华雄斩杀。</P>
现士卒士气正盛,岂有坐守关口之理。</P>
孙坚军中细作又来报,言军中无粮。</P>
这白送的功劳,他又岂能放过。</P>
不久,华雄开始整军备战,准备夜袭孙坚大营。</P>
胡轸则是暂时坐镇汜水关,同时让将士马不离鞍,人不脱甲,以备接应之需。</P>
先锋军孙坚大营内,众将士齐坐一堂。</P>
“今日华雄斩鲍忠,敌军必定士气大振,我又放出缺粮的消息,那胡轸必来劫营。”</P>
孙坚端坐在正中央,向帐内的部将说道。</P>
接下来如能斩杀董卓大将胡轸,那更是立一大功。</P>
“父亲,今夜敌军来袭,想必应有人接应,儿愿领一军为伏兵,前去阻击接应的敌军。”</P>
孙策此时年方十五,本是孙坚带出来见见世面的。</P>
但他自恃勇武,想要亲往战场。</P>
孙坚沉思片刻,又派遣程普,黄盖随同,这才放心。</P>
三更时分,汜水关以东火起,照亮夜空。</P>
董曜与赵云上了关上,眺望远方。</P>
“师兄,那胡轸真如你所说,出兵去偷袭孙坚了。”</P>
赵云啧啧称奇,师兄不仅武艺高强,脑子还特别好使。</P>
“子龙,接下来就该咱们大展拳脚了。”</P>
“莫非师兄先前让徐荣准备三千人马,就是要用在这时候?”</P>
“没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