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比数量还是比质量(1 / 2)

随着装甲战士数量的增加,</P>

庄小山逐渐意识到,</P>

这或许真的是一条“康庄大道”。</P>

在军工厂达到了20级之后,</P>

装甲战士们手中的武器杀伤力越来越大,</P>

仗着超强的机动性,</P>

无论是重坦还是超重坦,</P>

除非形成30辆以上的规模互相掩护,</P>

否则就连跟装甲战士小队对峙的资格都没有。</P>

至于中坦或轻坦,</P>

基本就属于是炮灰了。</P>

装甲战士们最怕的,</P>

是大口径炮火以及火箭弹、航空炸弹的覆盖性射击、轰炸,</P>

然后是大口径机关炮的弹链射击,</P>

但是这些都能够凭借机动性尽量避免,</P>

所以……</P>

接下来的战斗中,</P>

以曼施坦因和司徒登特为首的军官团开始全力探索装甲战士的相关战术和战略,</P>

马歇尔则是把王牌士兵战略和士兵觉醒战略整合成为“装甲战士计划”。</P>

庄小山则是配合叶菲莫夫等空军大佬,</P>

和帝国军方的庞大空军卯上了劲。</P>

因为有四处散布的龙卷风在,</P>

帝国军方尝试了几次空中分散突袭全都得不偿失,</P>

也就继续拿出了机群作战的决战套路。</P>

这一手正中下怀,</P>

秒了一波之后,</P>

叶菲莫夫就亲自坐镇前线指挥中心,</P>

控制麾下九百多架野马战斗机与帝国一千三百多架战斗机展开空中对决。</P>

优势从一开始就属于龙渊军团——</P>

庄小山拿出了全套的战斗策略,</P>

甚至在决战前给帝国机群套上了几个debuff。</P>

属性压制之下,</P>

区区一千三百多架战斗机只是支撑了十多分钟就被击落五百多架,</P>

关键是速度不如人,</P>

想要逃跑都没辙,</P>

最终也只有二百多架以各种方式降落在帝国陆军控制区域,</P>

其他全部都被凌空击落,</P>

甚至有上百名飞行员被俘虏。</P>

获得制空权之后,</P>

近两千架的攻击机和低空战斗机开始在战场上空肆虐,</P>

这还不算完,</P>

为了在这三四十分钟的制空权时间中取得更大战果,</P>

庄小山甚至调集资源紧急秒出来了一千多架伊尔-2。</P>

斯图卡固然廉价轻便,</P>

可论起强攻能力,</P>

它就没办法和伊尔-2相提并论了。</P>

一上午的激战,</P>

陆续全歼这六路大军后,</P>

龙渊军团的陆军再次爆发性扩张,</P>

空中突击队都扩建到了27支的规模,</P>

同时每一支都有一个装甲战士小队。</P>

装备的全面升级让空中突击的效率也更加高效,</P>

每支队伍平均45分钟就能拿下一座15级城市,</P>

就这还是庄小山提前启动棋盘计划,</P>

将夺城的间隔扩大到200公里的缘故。</P>

至于陆军,</P>

拥有了大量的15级城市之后,</P>

数不清的t34就沿着铁路线,</P>

像夏日冰山上的融水一般连绵不绝地奔赴各个战场,</P>

因为装备充裕缘故,</P>

曼施坦因甚至没有玩弹性攻势,</P>

直接就用钢铁洪流碾压一切。</P>

要说数量,</P>

帝国势力必须是当仁不让的第一,</P>

可帝国要驻守的地方也太多了,</P>

四大势力互相的防备也就罢了,</P>

毕竟是以对峙为主,</P>

但层出不穷的叛军,</P>

尤其是近二百个外来的所谓指挥官,</P>

简直是一个比一个难缠,</P>

种种原因之下,</P>

帝国高层和地方偏偏都十分抗拒修建铁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