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集市从头走了一遍,她们来这其实没啥要买的,只是来凑个热闹罢了。</P>
集市尽头,有卖平板车的,就是可以拴在牛身上的那种。</P>
她还没把牛犊买好,这板车买了也没地放,就只是看了看,又带孩子走了。</P>
回到姜父姜母那边,她们已经开张了。</P>
姜红豆插着簪子招摇过市的,她本就也长得不赖,戴着这木簪子,算是做了宣传。</P>
这也算是古代版带货主播了。</P>
看了好看的就会拉着她问哪里买的,她给指了摊位,就继续和闺女们瞎逛。</P>
好几个妇人围着姜母问价格。</P>
看衣裳和打扮,是附近村子里的人,镇子上的人也有。</P>
姜母要十二文,她们觉得贵了,正在讲价。</P>
一堆人围着砍价,砍到了十文钱。</P>
本来就是定的这个价格,她只是往上提了一下,方便价格降下来,姜母乐呵呵的卖了十几根。</P>
虽然对于姜红豆来说这是小钱,可也算是给姜母找了点事情干,姜红豆也没管。</P>
大集会赶到晌午,她们也打算在这里吃了饭再回去。</P>
卖到一半的时候,有人来找姜母,来赶人的。</P>
说是姜母没买摊位,不能在这里摆摊,要想继续卖,就拿租费。</P>
姜母果断收摊,就几十根簪子,一包就能走。</P>
姜母见人走了,又换个地方继续卖,打游击。</P>
一个集市下来,倒也被她卖出去五十多根。</P>
姜红豆没要姜母给的钱,她卖的就是她的,自己留着就行。</P>
她不差那点钱。</P>
除了女儿给的,姜母是第一次见这么多钱,还是自己卖出去的,开心的差点找不着北。</P>
她现在才知道,她原来也有做买卖的天赋啊。</P>
中午的时候,馄饨摊子人实在太多,她们排不上队。</P>
等到她们的时候,摊主的馅不够了。</P>
姜母和姜父还想说,让女儿,儿子和外孙女吃就行,她们等回家再吃也可以。</P>
结果姜红豆大手一挥,把人带到了镇子上的酒楼里。</P>
大河镇是来往其它城镇的要道,这里还有一条官道。</P>
因此酒楼酒馆的着实不少。</P>
不过姜红豆也没把人带去那种地段太好的酒楼,那种地方,吃食要价就不会太便宜。</P>
找了一家在街角的酒楼,就在大集的尽头,靠近那家卖板车的地方。</P>
也不知道是不是地理位置不好,还是有别的原因,他家生意不算太好。</P>
稀稀落落的几个客人,坐在一角,点了几盘便宜的菜,就着小酒说话。</P>
姜家人坐在中间那个桌,这桌相对大点,能装下她们一家子。</P>
店小二挺热情,也没因为她们穿着麻布粗衣就狗眼看人低。</P>
姜红豆点了他们店里几个招牌菜,小二乐呵着下去了。</P>
过了一阵子先端了茶水上来,几人逛了一上午,也的确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