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刑不上大夫?(2 / 2)

将心重新放回肚子里的景庄,才打开梁安若若的信,果然他家安若避重就轻,重点说了见到未来的少年状元郎是多么神采飞扬,办事相当干脆利落,非常nice。还不忘可惜了一下,王曾年纪大了些已经娶妻,否则要是年纪相仿一点,怎么着也得把他掳回幽州跟自家阿煦培养培养感情。</P>

又重点说了蔡春辛,直接了当的点名,这人绝对不能轻饶,光看着梁安若写的各种惩罚,觉得千刀万剐实在是太血腥了,不如就选五马分尸吧。</P>

不过安若在信里有一句话说的是太对了,远的先不说,前有丁谓,后有蔡春辛和那些贪污的官员,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所谓读过圣贤书,接受过儒家教化的读书人,可他们的所作所为,真是玷污了教化二字。</P>

思路慢慢放宽的景庄,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宋朝作为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也是出现奸臣佞臣最多的朝代,还真的就是应了那一句话,读书好跟人品好不是相等的,有些人他只是不会做题,又不是不会做人,而有的人会做题却不会做人。</P>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毕竟还有一些真正有能力有原则之人,就比如说已经殉职了的钱塘县大小官吏和盐桥县的孙县令,该奖励的就要奖励,该惩罚的自然也要严厉的惩罚。</P>

绝对不能再这样了,所以请着在另一张纸上写下了:刑不上大夫,然后用朱笔大大的打了一个叉。</P>

犯了错还想宽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P>

他不是重文抑武的宋朝皇帝,对这句话最后还能容忍这些文人地位超群到出了事,自罚三杯就可以解决的地步。</P>

《太平御览》:“亲贵犯罪,大者必议,小者必赦…”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如果是权贵或者皇亲国戚们犯了法,比较严重的也就是内部开个会做个检讨,大家来“议一议”,不严重的甚至就直接一句话赦免过去了。</P>

景庄都觉得如果不加以管制,后来真的演变成这种情况的话,他都要被气的撅过去了,在事情还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之前,立马进行调整!</P>

过于的宽松和容忍,导致了法律被践踏,“人治”超过了“法治”,许多官员们便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所谓的特权阶级。</P>

就算在封建王朝,不能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那也绝对不能出现这种特权阶级。</P>

景庄打算,就拿蔡春辛和这些贪污受贿的官员作为例子,甭管他们是文臣还是武将,亦或者是科举考上来的女官、匠师还是农官,只要犯了事,不管是什么身份,一律都逃不过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