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这么重要的东西,我怎么可能放在外面?”梁安若将真正的传国玉玺拿了出来,摆在了景庄面前。景庄小心翼翼的拿着传国玉玺,仔细的打量。</P>
其实在他们原本的计划里面,现在称不称帝不重要,最主要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够一统天下,想想一统天下两人就格外的激动,但是现在传国玉玺就摆在面前,此时不称帝何时称帝?况且底下的人都等着呢,他们本就想着依靠着景庄取得从龙之功,现在景庄称帝更加是名正言顺。</P>
至于搞什么三推三让,景庄跟梁安若表示,绝对不搞这些虚的。就比如现在的景庄抱着传国玉玺,对着梁安若笑呵呵的叫道,“哎呦,这不是皇后娘娘吧,给皇后娘娘请安。”也就是梁安若能快速的接上景庄的那回路,飞快的回了一句,“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那尾调拉的老长了。</P>
也因为他们两个在清朝生活了那么多年,所以说起来的时候,下意识的就用了清朝的语录。不过这都是些小事情,不影响。</P>
景庄的不含蓄还表现在众人说到称帝的时候,他立马答应下来,而且话外音大家听得清清楚楚:好呀好呀,朕也想快点称帝,诸位爱卿觉得什么时候,才算是个良辰吉日呢?</P>
众人… 含蓄,含蓄一点吧(;一_一)</P>
不过景庄画风一转,又给大家看了一个奏折,众人还是有点蒙圈的,这个时候怎么让他们看起奏折来了?有什么事情比称帝这件事情还要大呢?</P>
可是一个个人陆续看完之后才明白,为什么景庄会在这个时候将其拿了出来,因为这本奏折就是王女写的。“这是阿煦写的,第一次写出这样的奏折,作为父亲深感欣慰。仔细算来,阿煦今年还不满九岁,不过生日也快到。”</P>
景庄看似无意的说了一句话,然后拿起桌子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并不看下面的人是什么反应。现在这个时候,能站在景庄面前议事的人,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只是干实事的人,而是在干实事的基础上,还能玩政治心思敏锐。</P>
仔细想想,景庄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只是给王女增加政治本钱吗?有人反应过来了,王女出生之时,也是王上称王之时,那王女满九岁的生日之时,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王上称帝之日?</P>
刚刚王上也说想要快点称帝,而且王女的生日也近在眼前,对于王上和王后来说,什么样的日子能比得上王女出生作为良辰吉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