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考试人选的扩大(1 / 2)

辽国、燕云十六州、大宋还有党项,在一定程度上平静了,虽然时不时的还有一些小的争端和斗争,但总体而言,都没有出现大的战争。</P>

当然,除了党项以外,其他三地都进入了休养生息和经济繁华的时侯,倒不是不想带着党项玩儿,主要党项就是养不熟的看门狗,谁都不想再伸一把援手的时候,再被他反咬一口。所以在他们一同的努力之下,党项现在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P>

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有心之人就看出了不同,尤其是辽国经济的繁荣,一切都是在虚架子上面的,基本辽国经济繁荣的根基本上都拴在幽州手里,只要幽州不高兴,那辽国的经济就随时可能出现崩盘。</P>

而大宋的经济繁荣,更多的就是休养生息,减少赋税,让普通的百姓有了喘息之机,毕竟多几次得位不正导致的纷争,让很多人都死于非命。</P>

在大宋君臣不断的努力之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跟洛阳的那几位仅存的赵氏子弟达成了共识。这几人封王封爵,只是这地方选的虽好,但离得距离甚远,他们不会在私底下见面了,有种王不见王的感觉。</P>

但燕云十六州却是另一种即视感,它的繁荣是扎扎实实的,基本上去往各州的城池中都见不到乞丐,再往下面的城镇中也很少能见到。一个地方繁荣与否,从表面上就能窥见一二。</P>

所以,更多的人也搬到燕云十六州以求更好的发展,也不至于过度的拖家带口,毕竟天下之事,有的人都觉得可以把宝押在幽州王身上。因为若是在华夏,已经成为占据一方的诸侯王公了,还不想着统一天下,那简直就可以被人说一句:竖子不足与谋。</P>

而幽州王的野心天下人皆知,比如说称自己的妻子为后不为妃,再比如说给继承人起的名字,而且幽州都督府重新被修建,应该就是以后的皇宫了。很多人都觉得看这架势,幽州王一统天下,那还都是时间问题了,现在不赶紧过来刷刷存在感,以后想刷可就刷不上了。</P>

唐末之后再也没有世家大族的存在,读书人作为新的取代团体数量和质量上,正在大幅度的提高。但现在的这些读书人想在幽州求得官职,必须需要接受幽州王夫妻的思想,而且很多人也看出来了,如果在抱残守缺,别说女人能取代他们的地位了,就连那些农人工匠照样能爬在他们的前面,实现阶级上的取代。</P>

没办法,他们都看好的这位幽州王不仅是要立一个女子为嗣,还有冒天下之大不韪,开科举而科举选取的人,不光是读书人,各行各业都可以。比如说一个书生看着跟自己同行的一个匠人,一同来报名,只不过他们报名的流程不一样。</P>

要这木匠有何用?这木匠还能给他造出什么经天纬地的东西来吗?让这个书生更难过的就是自己的刚进了这个报名处,就看到前面排着的人中,有好几个是穿着花裙子的姑娘,唉,以后不光要跟这些泥腿子共事,还要跟女人共事。只能说认命了。</P>

刚刚那一个匠人并不知道,跟他同行的读书人心里在吐槽自己,他心里正在忐忑不安,他也是听一些商队的人说,幽州这一边开科去木匠农人都可以考,年轻人一时心血来潮,跟着商队就走了,走到一半他就后悔了,但是吧,来都来了,就硬着头皮继续跟着商队走。</P>

没想到还真的可以,自己纠结了好几天,还是赶着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来到了府衙,小吏抬头看了一眼,这个二十出头有点局促的青年,“是要报匠人考试,是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