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带队的人是景域还有两位少帅,这俩人一个是来自于来自川渝地区的周默,而另一个是来自陕甘宁地区的夏远志。要不是这两位少帅顾及着家里的情况,他们两个真的是想成为第一批的远征军的。想要打仗的心热切的很,尤其是传回来胜利的消息,他们两个可谓是天天问什么时候出发。</P>
当然,他们两个没赶上第一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新式武器,他俩不会。来到燕京城,学习了不少的东西,“其实是真没有想到燕京城不仅底牌多,而且还愿意无条件的教我们。”夏远志私底下跟周默小声的嘀咕,其实走之前他爹还跟他说过,就怕人家给他儿子穿小鞋,还特意嘱咐他将自己的亲兵团给带上,不过这一次好多人,好多老兵也被刷下来了,原因之一就是吸大烟。</P>
“这就是格局不同,我家老汉天天想的就是怎么算计人家的地盘。他们那一辈算计的都是内斗,我们这一辈不一样,那都是打的洋人哭爹喊娘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是勇猛往前冲的时候,再加上自己的父亲就是一地的土皇帝,有的人就会有那一种,天老大地老二自己老三的那种感觉,说白了就是被家里的人保护的很好,反而觉得上一辈人不行不行,自己早晚能青出于蓝。</P>
不同于夏家担心夏远志被人穿小鞋,周默一开始被他父亲压得死死的,后来犟不过儿子,干脆大手一挥,让他吃吃教训长长见识。不就是想参加欧战吗?成,老子满足你,什么都别带,孤身一个人去燕京城吧,能选拔上你就去,选拔不上自己想办法回来!</P>
当然,他也是在暗中观察着儿子,知道儿子选拔上了,而且还以出色的成绩进行提拔。高兴是高兴,但又担心出了意外。</P>
而景大帅当时看着面前挺拔的儿子,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去吧去吧,要不是着手处理天津卫租界的事情,或许儿子也跟着侄子他们一同在第一批的名单里面。最后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话,“活着回来!”</P>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对于自己的孩子要去这么远的地方打仗,就算前方已经传来胜利的消息,很多人也是表示担忧,在出征的那一天都聚在燕京的火车站,跟自家的亲人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送别。</P>
“儿啊,去那么远的地方,一定要听领导的话。”</P>
“记得多杀几个洋鬼子,给你们三爷爷一家报仇!”</P>
“好打仗,全家为你而荣。”</P>
“一定要小心啊,一定要活着回来!”</P>
…</P>
火车最后的鸣笛声提醒他们火车就要开了,也是统一的向这些站在月台上的人表示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