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签字按手印交由在场的诸位,还有有名望的人进行查看一二。</P>
这么一下子,此事算都了了,可是这看热闹的人们还觉得不够味儿呢。有人还在询问那还有一些人怎么去处理?维持秩序的大兵就看着旁边做文书的学生,两个人眨巴眨巴眼,那个学生就勉勉强强说了一句等候通知。</P>
梁安若,梁安民,还有景庄,三人看完了之后就乘车回去,在路上三个人,就像那事后诸葛亮一样。大部分的处理方法,自然是按照人的偏向,是偏腊梅还是偏向腊梅的公婆?而说出这个法子学生们,对比两种方法可以说是不偏不倚。梁安民去往各国的时候,就时常听到有两种说法,那就是左与右,分别代表激进与保守。</P>
作为华夏人,小时候的四书五经让梁安民有一种中庸的思想,也就是所谓的折中。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就要看得出来如何折中了。</P>
“我稍后就去工农会问问去,你们不好奇吗?”梁安民坐在副驾驶上,扭头看向坐在后排的两人。怎么可能不好奇呢?他们也想听听这些人的看法,说实在的,满清的文字狱和思想方面的压迫,再加上国外文化的冲击,让现在这个阶段思想的撞击实在是太严重了。</P>
有的想法突破了这个世纪,有的想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原先大家之间还是有交流的阻碍,可是现在一旦交流起来,那就是直接擦出巨大的火花。由这一个方面,沿向各个方面进行思想的冲击,这就是为什么梁先生他们都有些抓麻,现在在一味的进行控制和引导,千万不能起冲突。</P>
让梁安若有种将一个火柴划开之后,点燃整个军火库的感觉。</P>
不过她跟景庄要反省一下,他们从一开始就站在腊梅的角度上,其实如果是遵循公平的话,从一开始他们就私失了偏颇,当然这件事情上大部分人都是如此的,只有少部分人寻求中间的方法来进行解决。</P>
毕竟腊梅的公婆,是代表着现在这个社会老派思想。现在可不是一百年之后这种封建思想在网上人人喊打,人家现在是有非常浓厚的社会基础。搞不好就有一些复古派,毕竟复辟党是一直没有停止蹦哒。</P>
现在华夏可谓是有两大经济中心,一个是燕京,一个是沪上,至于金陵,呵呵,暂且不算。而燕京这一个引起来的讨论,封建与先进思想的话题,不仅席卷在京津冀地区,也以很快的速度传到了沪上。</P>
有不少人就看了来自燕京的报纸,括以学生为主的工农会进行的审判,虽然不据有法律效应,但是在道德上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还是三方立下凭证,有人见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比衙门说的话更好使。</P>
当然还有在燕京报纸上一些比较好的文章,也在广泛的流传,把学生和文人就进行了新旧思想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