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点点头又继续提点道,“漕运总督的事情也可以私底下上奏,四百里加急上奏,等于将皇帝的脸面给撕开。完全可以用四百里加急,去上奏灾民起义这件事情。”有一点他没有告诉儿子的,就是老八急着上奏,是因为他给自家兄弟下了个坑。</P>
父子正说着话,小太监就传话来说十一爷来了。</P>
景庄过来,就是想跟四爷说件事情。这大清国每年大灾小情这么多,别等各地上报了再去行动,这太慢了,可以设置一种类似于灾难的情报处理站是说预防提醒站。在一些容易发生灾难设立救助点,只要出现灾难,不管是洪灾,旱灾或者是其他可以灵活的去应变,并且组织人脉进行灾难预测。</P>
“灾难也能预测预防?”弘晖没有离开,听着景庄跟四爷谈话,不由得也发出了疑问。怎么不能?四爷就知道民间有一些厉害的老农,凭借着天气,还有整一年的气候就能判定下一年丰收的具体情况,或者是会不会有大旱。</P>
景庄次忙完了之后,就发现明明粮食就是从南方港口运到京城,都在京城附近存着,然后再从京城运往各地,实在是太浪费,太周折了。昨天晚上就跟梁安若商量,最后觉得可以安置几个大的这种站点,这样省时省力,还不容易耽误事情,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预测防治一类的事。</P>
听着自家阿玛还有十一叔的解释,弘晖慢慢的点点头,原来:天有不测风云,也是可以预测的到的。</P>
四爷对这个想法表示赞同,但是做的时候四爷决定只做前一步,后一步预防之类的事情还要再议,理由很简单,因为如果一旦判断失误,那就有可能导致出问题,这要有那些足够计算天象的人,才能拍着胸脯保证。</P>
“这样的话,可不可以就像十二叔一样有一个人主管这件事情,哪里有灾,这个人就往那里跑?”弘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景庄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像个救火队似的,哪里有需要往哪里跑?</P>
主意是不错,但这个人怎么选呢?这大清国每年各地都有不少的灾情,那就要划分一个等级,什么情况是由当地的衙门主管,什么情况是要有朝廷派人去主管。其实这就是要分清灾难的级别,哪里归中央管,哪里归地方管。</P>
两兄弟一对眼,这不是一个好干的,的确可以赢得民心,但是这活累呀。</P>
而这个时候,脑子里同时想起了一个人——老八,我们觉得你很合适这个岗位!</P>
当年八贤王啊,那样的一个大善人,人人称赞,人人喜欢。温文尔雅的外在条件又非常适合收揽人心,还是皇帝的儿子。面对他的时候,地方官员还敢阳奉阴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