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竹简则是来自燕地,是自燕地被秦军占领后,秦国在燕地推行的各种施政策略的详细记载以及具体执行过程的得失,杨明以记录的方式将各种数据送来了咸阳宫,为的是让秦王政对杨明在燕地所执行策略的直观了解,进而让秦王政可以多出一个选择。
杨明为秦王政所提供的选择虽然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连最好的都谈不上,但对于秦王政与未来的秦帝国来说,总归不会比原来的选择的更差。
当然,杨明也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提供的只是数据与记录,至于如何选择还要看秦王政自己,在这个时代,秦国只属于秦国,想要想着为秦国负责,那还要看秦王政愿意不愿意。
“左丞相送来的燕地施政九章你们都看完了,可有什么意见?”秦王政问道。
这上千卷的竹简,他们这些人已经看了三天三夜了,除了一天中用以休息的必要时间之外,从秦王政到熊启这些人,吃住尽在这座宫殿之中,只为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掌握竹简中的信息。
如今众人已经各自将竹简看完,秦王政需要问问面前这几位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推动秦国政务体系运行的具体看法,毕竟这些人的看法足以影响到现实。
“回禀大王,燕地不过三年已经大治,所出的税赋更在当年的燕国之上,仅从这一点而言,左丞相主政燕地三年之功就胜过燕国八百年。”职位最低的李斯主动开口道,虽然杨明的燕地施政策略李斯并不是尽数支持,但卖杨明一个面子的事,李斯还是很愿意去做的。
毕竟李斯在秦国身为外来者,在秦国的根基实在太薄了,他若是想要更进一步,自然要好好经营自己的人脉,而在秦国,杨明虽然向来懒得参合政务,但谁能小看了杨明的存在。
在秦国,杨明从来不经营自己人脉的原因,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杨明懒得、也不屑去做,但在李斯看来,其中更大的原因则在于杨明本身就拥有别人望尘莫及的人脉。
在秦国,谁不知道杨明是太后赵姬的人,赵姬虽然从秦王政亲政开始就不再过问政务,但作为当今秦国唯一的太后,秦王政的生母,秦国上下谁敢小看赵姬的存在,除了赵姬之外,杨明与已故的上将军蒙骜有着半师生的交情,又与如今蒙家第三代的蒙恬交情匪浅,许多人都将蒙家视为杨明一系的人。
除此之外,杨明自己就是出身秦国的华县杨氏一族,杨家在秦国,数代为官,积累下的人脉同样非同小可。
即使不考虑这些,杨明自己的势力也是非同小可,不说别的,仅仅只是龙虎禁军体系,如今在秦国的军界政界就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虽然龙虎禁军这些年来被秦王政不断拆分,但对于那些被拆出去的人,秦王政却是从未亏待过那些人,该升官的升官,该加爵的加爵,数年间的时间中,从郡守到郡尉,再到县令,县尉,再从军中的都尉、校尉,甚至是千夫长、百夫长的职位体系中,属于龙虎禁军的人可是不少。
这些人哪怕已经不属于龙虎禁军,但在特定的时刻,还会被人们视为龙虎禁军,视为杨明的人。
所以,李斯很清楚,自己若想要在秦国更进一步,必须与杨明打好关系。
“从这一点上,左丞相确实有大功,也长于治政。”听到李斯的回答,秦王政不置可否地知道,他知道李斯是怎样的人,也知道李斯为什么这么说,因此对于李斯的意见不想多做评价。
“御史大夫呢?”秦王政又看向冯去疾道,相对于李斯这个外来者总想着圆滑处事的人,冯去疾的回答在秦王政这里无疑更具有价值。
“回禀大王,臣以为左丞相的施政之策只能用于燕地之中,若是要全国推行开来,却是万万不可。”冯去疾道。
“原因?“秦王政问道。
“左丞相的施政之策是很好,甚至可以称之为完美,但却太过超前,并不符合现实,在燕地,因为燕地力量薄弱,左丞相可以以强力推行之,但在别的地方吗?难道也要用武力的方式强行推行吗?”冯去疾解释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