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在林建邦考第一场的时候就找林希支了六十六两,要去拿到赌坊下注,买林建邦考中会元。</P>
之所以才六十六两,一方面是因为林建邦身上的赔率并不高,一场秋闱,林建邦以无名之辈杀进桂榜,喜摘头名,一时间闻名建京,风头无两。</P>
随桂榜一起张贴出来朱卷上的诗文和策论,也被众学子感叹于林孝廉之大才。</P>
如此下来投注在林建邦能再得会试头名上的筹码也越来越多,这赔率自然而然就不高了。</P>
另一方面,林晨坚决不肯承认他抠。</P>
只道是天下学子何其多,今年又是另加的恩科,去年落榜的考生们全都摩拳擦掌,就指望今年再卷土重来呢。</P>
这么大的竞争下,他真的不认为他爹能干倒所有人,再次考个头名回来。</P>
能考上前一百五,成为贡士就不错不错了。</P>
林希翻着白眼给林晨掏了一些碎银,然后甩出一千两让林晨身边的杰伦去帮自己下注。</P>
输了又何妨,什么时候都不能先灭了自己的士气。</P>
另一头,宸王府里的招财,喜滋滋的领着宸王的命令在林建邦身上加注三万两。</P>
这回的招财可是完全没有任何意见,见宸王对林老爷这么有信心,自己也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两千多两。</P>
犹觉不够又召集兄弟们筹齐了五千两,一起拿去下注。</P>
至于林建邦自己,倒没有那个自信可以再得头名。</P>
因为他一直闭门造车,不了解其他人的实力,正如林晨所说落榜的考生也占大数。</P>
这年头走到会试落榜的还真不一定是因为学识不够,大多数都是因为运气不好。</P>
要么是身体原因,要么是因为环境原因,没有摸准出题者的喜好也是重要的原因。</P>
人是不会一直倒霉的,说不准什么时候这运气就起来了。</P>
但林建邦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好运气居然在会试上掉了链子。</P>
此事还得从翰林院大学士范颐说起,大学士范颐原来是太傅班英的学生,也是让班英最为头疼的一个学生。</P>
范颐能成为翰林院大学士,说明他的学识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用渊博来概括。</P>
但是这个人轴,特别的轴,且非常古板。</P>
不仅自己要严格遵循孔孟之道,就连家里的妻子女儿也必须恪守《礼记·昏义》里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P>
这样轴的主考官,收到一份上面圈了三个“荐”字和一个“取”字的试卷后犯了难。</P>
犯难不是因为答得不好,恰恰是因为答的太好了。</P>
时务策其中有一道是:“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眷言筹划,兹理何从?”</P>
大致的意思就是问国家面临边境危机,必须要用兵打仗。但百姓和战士们都厌恶战争带来的杀戮与损失,态度消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