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宸王(2 / 2)

桓文帝最善制衡,所以各地藩王无论是明面还是暗地里的实力都差不多。</P>

也就导致了离建京城较近的藩王刚到建京,连城门都来不及关上的时候,就被下一个稍微远一点的藩王给打败了。</P>

远在燕京的燕王是最后一个入场的,燕王的生母身份低下,燕王从小便不受桓文帝待见。</P>

所以十三岁就跟着武将去驻守燕都,直至二十岁才被桓文帝召回入京。</P>

入京后也迟迟没有封王,桓文帝甚至都忘记给他张罗婚事。直到桓嘉帝二十五岁,桓文帝才将当时驻守在燕北的大将军之女赐给桓嘉帝做正妃。</P>

并且同时封桓嘉帝为燕王,封地就在荒凉的燕京。桓嘉帝在燕京一呆就是六年没有回京,直至桓文帝六十六岁大寿,普天同庆。</P>

燕王才被召回京城,又在万寿节之后被匆匆赶回燕京。</P>

平阳侯的爵位之所以世袭罔替,就是因为平阳侯一直都支持桓文帝一脉,皇子们争皇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P>

等看到桓文帝的两个弟弟黄雀在后时,平阳侯便率领御庭卫和驻京的羽林军抗御桓文帝的两个弟弟。</P>

燕王离的最远,朝中无人,得到的消息也是滞后的,但也正因为离权力中心最远,所以他暗中发展的势力却是最大的。</P>

再加上燕王本身就是行伍出身,善于用兵打仗,所以燕王一路南下,横扫各方势力。与平阳侯前后夹击,用了六年时间彻底平定内乱。</P>

等燕王入主建京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栖玄寺接回了八岁的谢宸灏,并带到宫中亲自抚养。</P>

燕王登基,改年号元文为元嘉,称桓嘉帝。同时力排众议,坚持让谢宸灏用“宸”字做名,并且封他为宸王世袭罔替。</P>

还将皇城根脚下南城一整条街都赐给他做宸王府,把宸王外祖家进贡的产业全部归还给他,划楚州为宸王封地。</P>

吸取了桓文帝的经验教训,桓嘉帝取消了藩王制度。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P>

意思是,分封没有封地,有王爵但不能管理治下百姓,还是由当地知州管理,一切照常。</P>

只不过税收交予户部后,分封给宸王的哪片封地三分之一的税收会由户部转到宸王名下。</P>

如今整个桓朝都知道,桓嘉帝对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小一岁的小皇弟是及其宠爱的,甚至都超过了他自己的儿子。</P>

桓嘉帝现在有一后四妃三嫔,但皇子只有三个,公主也只有一个。</P>

除了公主被封为正三品的惜萱公主以外,其余三个皇子都没有封爵,也没有赐府搬出宫外。</P>

其实我这原身也不全是因为你娘蛊惑,才无心向学。</P>

当年这原身刚考上秀才没过两个月,那个太子就鼓动学子去宫门口静坐示威,要求桓文帝给宸王改名字。</P>

原身被平阳侯压着倒是没有去,可其他被鼓动的学子被桓文帝一怒之下当场斩杀。当时皇宫外的朝阳门前血流成河,把宫前的玉带河都染红了。</P>

这原身就因此吓得几年都不敢再碰书本。而且你们原身刚出生的时候,平阳侯也加入了内战,侯府里人人自危,完全都顾不上原身一家。</P>

小希就没有跟着府里的小姐们随王字辈,小晨一开始也没有,等到平阳侯被新皇赏赐世袭罔替的恩典时,要记入族谱,才顺带取名为晨,随了日字辈。</P>

其实也是故意跟宸王的宸同音,因为当时关于宸王的封号争议很大。</P>

平阳侯为了给新皇找个台阶下,故意用同音表明只是个名字,一个寓意比较吉利的名字,没有其他含义。</P>

刚好那时府里没有上名字的小辈只有林晨,就这么叫了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