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高丽王朝与朝鲜王朝交替的动荡时期,有一位出身名门望族安东金氏的政治人物,以其家族背景和复杂的政治手腕,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就是金士衡,一个在高丽末年与朝鲜初年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本文旨在详细剖析金士衡的政治生涯,以及他如何在家族荣耀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中,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一、名门之后的早期仕途
金士衡出身于安东金氏这一高丽王朝显赫的贵族家族,其祖先金方庆是高丽名臣,家族世代高官厚禄。金士衡的曾祖金恂官至判三司事,祖父金永煦更是做到了首相之位(佥议政丞),父亲金蒇也是领三司事的高官。这样的家族背景,使得金士衡得以凭借门荫入仕,仕途起点远高于常人。
在恭愍王时期,金士衡从莺溪馆直起步,逐步升迁为监察 纠 正 、考功散郎。到了高丽禑王时期,他又由司宪执义累迁至开城尹,并被赐予“端诚辅理功臣”号。在昌王时期,金士衡外放为交州江陵道都观察使,负责 量 田 事务,因其公正严明、威惠并举,赢得了广泛赞誉。
二、政治斗争中的起伏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金士衡被召回中央,任同知密直司事。随着恭让王的即位,他的仕途迎来了新的转折点。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金士衡调任密直使兼大司宪,不久又改任知门下府事,仍兼大司宪。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政治斗争,请求流放李成桂集团的政敌禹玄宝、权仲和、李夏等人,并迫使恭让王同意。然而,在唆使刑曹弹劾郑梦周偏袒尹彝、李初的斗争中,金士衡并未如愿,反而导致同党安景恭、成石珚等人被贬。
在与郑梦周集团的对峙中,发生了郑梦周遇刺事件。金士衡在郑梦周遇刺两天后就被提拔为三司右使,六月十九日更是升任三司左使,成为朝廷重臣。这一系列快速的升迁,无疑反映了他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胜利。
三、朝鲜王朝的开国功臣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发动政变,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金士衡等五十余人联名向李成桂劝进,李成桂遂于翌日登王位。作为开国功臣,金士衡被任命为门下侍郎赞成事、兼判尚瑞司事、兼兵曹典书、鹰扬卫上将军,并封上洛君。在定开国功臣位次时,金士衡排名第三,仅次于裴克廉和赵浚,被策为一等奋义佐命开国功臣。裴克廉死后,他与赵浚分别被拜为门下右、左侍中(三年后改“侍中”为“政丞”),他还晋封上洛伯。
然而,对于李成桂而言,金士衡之所以受到重用,更多是因为其“家门贵显,心地清高”的背景,而非他在开国创业中的实际功劳。在李成桂在位时,金士衡和赵浚长期执政,但实际上政务主要由赵浚处理,金士衡则美其名曰“以宽简济之”,实际上事事听从赵浚,无所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