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黎的学术圈
1740年,卢梭前往里昂马布利神父家当家庭教师,结识了孔狄亚克等启蒙思想家。之后,他回到巴黎,提出了《新乐谱记谱法》并改写为《现代音乐论》出版,结识了狄德罗等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在卢森堡公园和咖啡馆之间往返的日子里,卢梭逐渐成为了启蒙时代的重要一员。
2. 文学与哲学的双重成就
1743年,卢梭写成歌剧《风雅的缪斯》,并以此为生。之后,他前往威尼斯给蒙太居伯爵当秘书,但不久便与伯爵吵翻回到巴黎。在巴黎期间,他结识了戴莱丝并与之同居,同时继续从事文学和哲学创作。1749年,他为狄德罗、达朗贝尔撰写《百科全书》的音乐部分,并因应征第戎学院征文而写《论科学与艺术》一文,该文得到了狄德罗的赏识并获得了第戎学院的奖金。
3. 《社会契约论》的出版与争议
1754年,卢梭与果佛古尔、瓦瑟前往日内瓦并恢复了日内瓦公民权和新教信仰。他起草了《政治制度论》并选取其中一部分出版为《社会契约论》。该书提出了“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等核心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卢梭也因此遭到了众多文人笔战和谴责,甚至被法国当局追捕。
四、逃难与隐居的岁月
1. 逃难生涯的开始
1762年,因出版《爱弥儿》一书,法国法院对卢梭发出逮捕令并查禁他的书。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卢梭一直在逃难中度过。他先后逃至日内瓦、普鲁士辖内纳沙泰尔等地,并多次受到当地当局的追捕和迫害。
2. 英国的避难与冲突
1766年,在大卫·休谟的带领下,卢梭与瓦瑟前往英国休谟家避难。然而,在英国期间,卢梭与休谟发生了冲突并离开了休谟家。之后,他前往英国武通并编写了《植物学术语词典》和写作了《忏悔录》第一卷。
3. 隐居与创作
在逃难的四年中,卢梭经历了种种迫害、诬蔑和攻击。为了澄清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他写作了《忏悔录》。同时,他也继续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伯尔尼的圣皮埃尔岛隐居期间,他再次遭到驱逐并潜回巴黎。之后,他迁居布戈市农场居住并重新使用真名进行创作。
五、晚年生涯与思想遗产
1. 重返巴黎与植物学考察
1770年,卢梭重返巴黎并继续从事乐谱抄写和作曲工作。同时,他也参加了植物学家儒锡叶领导的采集标本旅行并结识了生物学家拉马克。这段时期虽然短暂但充实,为卢梭的晚年生涯增添了色彩。
2. 思想遗产与逝世
1776年,卢梭完成了《对话录》并想放在圣母院的祭坛上但未能成功。之后,他写作了《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但未竟。在散步时被马车撞伤后,他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并最终病逝于爱隆美尔镇。他的遗体被葬于爱隆美尔镇并在1794年迁往巴黎先贤祠以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