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廓尔喀(即今日的尼泊尔)突然入侵西藏,威胁到了清朝的边疆安全。在这一关键时刻,和琳被委以重任,与大将军福康安共同赴藏作战。他以正蓝旗汉军副都统的身份参与此次军事行动,并在与福康安的合作中表现出色。和琳与福康安的合作非常默契,不仅赢得了乾隆帝的高度信任,还迅速获得了晋升。先是被授予都统衔,不久之后又升任工部尚书,并且深受福康安的器重。1793年,因在西藏战役中的杰出表现,和琳被授予云骑尉世职,这是对他贡献的一种长期认可。
1794年,和琳被任命为四川总督,这标志着他的官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总督,他负责管理四川地区的行政事务,并继续在军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1795年,贵州、湖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苗民起义。和琳在从西藏凯旋途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投身于平叛之中。在昂州时,他听说松桃的起义军已经攻打到秀山,便不顾长途跋涉的疲惫,立即指挥部队投入战斗,并取得了初步胜利。随后,他带领参将张志林,协同司马瑜,成功击退了起义军,并击败了敌军将领晏农。在进攻泡木山黄陂的过程中,和琳收复了松桃,因此受到了乾隆帝的嘉奖,获赐双眼花翎。
与此同时,福康安正在解救正大、嗅脑等地的围困,并在大塘汛处攻打起义军首领石柳邓。和琳率兵与福康安会合,共同作战,攻破了义军七十余寨,并因此被封为一等宣勇伯。接着,和琳与观成合作,成功捕获起义军领袖吴半生,乾隆帝再次嘉奖,授予他太子太保衔,并赐予黄腰带。
1796年,正当战事紧张之际,主帅福康安因积劳成疾,在军中病逝。和琳临危受命,暂时接掌军务。乾隆帝得知后,立即下令由和琳督办军务。在新的责任面前,和琳表现出色,迅速生擒了起义军领袖石三保。
四、将星陨落
1796年,对于和琳来说,是一个悲壮的年份。这一年农历八月,正值壮年的和琳在围攻平陇的战役中,因受瘴气感染而不幸染病,最终在战场上溘然长逝,年仅42岁。他的离世不仅让军中士气受到沉重打击,也让整个朝廷为之震动。
乾隆皇帝对和琳的去世感到十分痛惜。和琳在军中的表现一直备受乾隆赞赏,特别是在平定廓尔喀入侵西藏和镇压苗民起义的过程中,他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乾隆得知和琳染病身亡的消息后,立刻下达了一系列追赠和表彰的命令。首先,他将和琳晋赠为一等公爵,允许其后代世袭这一荣誉;其次,批准和琳家建立专门的祠堂以供后人祭奠;再者,赐予和琳“忠壮”的谥号,并赐予祭葬的待遇;最后,乾隆还特命将和琳的牌位放置在太庙和贤良祠,由国家定期祭祀,以彰显他对国家的贡献。
这一系列的追赠与表彰,不仅是对和琳生前功绩的认可,更是对他忠诚报国精神的最高赞誉。和琳的名字与事迹也因此得以载入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对象。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三年后的1799年,也就是嘉庆四年,随着和珅的倒台,和琳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嘉庆帝即位后,对和珅及其家族的腐败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清算。在这个过程中,和琳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嘉庆帝认为和琳在军中曾牵制福康安,导致战事不利,并以此为由,取消了和琳之前获得的所有荣誉。
嘉庆帝下令将和琳的牌位从太庙中移除,同时毁掉了和琳的祠堂。此外,他还剥夺了和琳之子丰绅宜绵继承的一等公爵位,改为只允许继承较低等级的三等轻车都尉。
结语
和琳的一生,是对忠诚与勇敢的最佳诠释。无论是面对外敌入侵还是内部动荡,他始终站在国家利益的一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尽管历史的洪流有时会掩盖某些真相,但像和琳这样的英雄,终将被后世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