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郑克塽:从动荡郡王到台湾复兴的幕后推手(2 / 2)

原本倾向于再战的冯锡范,在刘国轩的影响下转向了主和立场。由于郑克塽年幼且缺乏实权,最终选择了投降清朝的道路。七月初五,冯锡范命令郑德潇起草降表。七月十五日,冯锡范将郑克塽交给了施琅,并提出了“三不伤”的请求,即清军入岛后不得伤害郑氏家族任何一人、不得伤害官员将士以及台湾百姓。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进入台湾接受了郑克塽的投降。这一事件标志着明郑王朝的终结,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施琅进入台湾后,遵循了冯锡范提出的“三不伤”原则,尽量减少了对台湾民众的影响,从而平稳完成了对台湾的接收。

四、京师生活

郑克塽投降清朝后,全家被送往北京,归属汉军正红旗,并被封为海澄公。台湾平定之后,清廷议政王等官员召开会议,决定将郑氏后裔及其官员分散安置在直隶、河南、山东等省份。然而考虑到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人的特殊身份,认为不宜将他们安置在外省,因此决定将他们的近亲家属也一同带到京城,并编入旗下。

施琅了解到这一计划后,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困难,向朝廷上了一篇《移动不如安静疏》的奏折,主张就地安置,而非迁移。施琅指出,如果进行大规模的迁移,对于有家庭的人而言,将面临长途跋涉的艰难和疲惫;对于没有家庭的人,则有可能引发逃匿问题,进而造成安全隐患。此外,迁移过程中还会给沿途百姓带来负担,如需要提供人夫搬运物资、供应食物等,以及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解决住房、耕作工具等问题,这些都将带来额外的经济和社会压力。

施琅的意见得到了康熙帝的认可,于是康熙帝下令改变原先的决定,仅将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以及明朝皇室后裔朱恒等人送往北京,其余投降的郑军官兵则发回原籍,允许他们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受职、入伍或归农。

在京城,郑克塽一家被安排住在朝阳门外的一条胡同里,这个地方曾经是清廷软禁其曾祖父郑芝龙的地方。为了防止前明朝和郑氏政权的余党制造事端,清廷对郑克塽的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尽管郑克塽被封为海澄公,但实际上他并无实职,生活来源有限,加上家中人口众多,仅靠一个佐领的俸禄难以维系。

到了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内务府编立佐领,由郑克塽的弟弟郑克壆管理,隶属于正黄旗汉军。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郑氏一族又被拨入正红旗汉军。清廷对待郑克塽的态度既不算苛刻也不算优厚,虽然给予了公爵称号,但实际上并未赋予任何实权或职位。

郑克塽多次请求归还在福建和广东被侵占的祖产,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但这些请求并未得到满足。相反,各地的祖产都被地方官员占用,不仅没有归还,还诱骗郑氏家人前往当地,拖延多年,导致两人死亡。最终,郑克塽在这样的境遇中去世。

五、家族后裔

郑克塽去世后,其家族的境况更加艰难。在他临终之际,曾上奏朝廷称家中贫困,难以维持生计,请求增加一个佐领。朝廷应允了他的请求,并将新增的佐领交由郑克塽的第七弟郑克塙以及儿子郑安德管理。不过,这两个佐领后来又被合并为一个。

在郑克塽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郑安福、郑安禄、郑安康仍然被软禁在北京。由于朝廷的俸禄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郑克塽的母亲黄氏再次向清廷请求归还在福建和广东被侵占的祖产,以改善家族的生活状况。尽管朝廷下令调查此事,但最终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氏家族在北京的处境日益艰难。一些宫廷中的小人不断挑起事端,对郑克塽的后代进行迫害。例如,郑克塽的儿子郑安福被革职,弟弟郑克塙被降级,有的被流放到边疆,有的被贬为奴仆,甚至遭到杀害。至雍正六年(1728年),郑氏家族仅剩下半个佐领,生活愈发拮据。

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内务府拨出壮丁补充了一个佐领,由郑克塽的儿子郑安康负责管理。翌年,即雍正十年(1732年),这个佐领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编立的刘国轩佐领合并。

随着家族财产的耗尽和朝廷待遇的恶化,郑克塽的后代子孙逐渐衰落。他们失去了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郑氏这一支系的成员不再拥有显赫的身份,他们或被迫迁徙,或融入普通百姓之中,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不见。

结语

郑克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复杂矛盾。他既是郑氏家族的继承者也是台湾历史的推动者;他既经历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也见证了台湾从动荡走向稳定的发展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他或许只是一颗短暂的星辰但他所留下的光芒与 影 响 却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