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李达康的光明区项目(2 / 2)

这就是优待俘虏的好处。</P>

赵立春看大家差不多都到了,于是摆摆手让大家都坐下。</P>

“既然大家都到了,那我就简单说两句。”</P>

“少帅指示。”</P>

“啪啪啪。”</P>

所有人全都立正起来,刚坐下,又得站着听指示。</P>

赵立春开始说道。“省府要搬迁,届时各部门要出钱啊。”</P>

。。。。。</P>

一句话,省府大楼的预算在哪里?</P>

以前没有想过省府要盖大楼,自然没有预算。</P>

那么怎么办?</P>

“省府大楼的水泥,我们实业厅可以承包。”</P>

张丹屏很有底气,因为水泥厂就是他的管辖范围。</P>

要一些免费,不,慢慢给钱的水泥还不行?</P>

现代建筑,一个水泥,一个钢筋,至于说工人工资,这会相当于没有一样。</P>

省里也不是说不给,这会没钱啊。</P>

而且秋后,省里可以多万一些预算。</P>

但是现在,省里确实没有。</P>

张丹屏说完,其他人也不得不叫苦连天。</P>

“我们部门就是个清水湾,哪里有钱啊。”</P>

“是啊,这事就得是实业厅有钱。”</P>

其他部门,都是给个工资,也没有什么项目。</P>

特别是财政厅。</P>

不要看他们掌握财政大权,但是钱怎么花,他们说了不算。</P>

能够按时开工资,就算是不错的了。</P>

很多省份,工资都不给。</P>

赵立春拍了拍桌子。“一要钱就这么叫苦,分钱的时候怎么没看你们这样?”</P>

“这样,地皮的事情,我来想办法。”</P>

“水泥的事,实业厅出了。”</P>

“工人工资,以及其他花费的事情,警察厅带头,其他部门协统。”</P>

要说有钱有人。就是实业厅和警察厅了。</P>

其他部门,那都是勉强维持。</P>

像是水利部门,按理说国家有拨款,但是何子长并没有太过重视水利,现在还是以发展为主。</P>

他记着,秦西省没有洪水,至于说水利灌溉,等再过两年有了钱再说。</P>

于是大家只能捏鼻子答应,但是盖楼的事,确实是个好事。</P>

但是地皮,没有那么好弄。</P>

赵立春带着省府一干人等,来到了长安县令府。</P>

“老道尹,您怎么来了?”</P>

这老部下,见了老首长一般不会叫新职务,而是叫他们那个老一代的关系。</P>

比如赵立春以前是陕东道尹,李达康是他的幕僚。</P>

既然这样,那就叫老道尹,而不是新上任的秦西省省长。</P>

赵立春说道。“我可是来求援的。”</P>

“老道尹您看,您都是省长了,怎么还找我们求援?”</P>

李达康疑惑,自己能帮他啥?</P>

赵立春指了指长按地图。“省府要盖大楼,可是还没有地皮呢,你们长安县贡献一块。”</P>

“省府大楼?”</P>

“咦,这可是个好事啊。”</P>

“至于说地皮,您看光明大街怎么样!”</P>

“光明大街是我们长安县新规划的核心区域,届时将有各国公使馆,各国洋行,以及由银行,钱庄组成的金融街。”</P>

“您看,以公使馆为核心,周边是金融街,洋行街,这边还有长安县的各政务部门组成的政务街,再来一个美食街。”</P>

“如果省府搬来,那就是核心中的核心。。。”</P>

不得不说,李达康打造的光明区,绝对是一个牛逼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