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的事情历历在目,李世民也怕这帮老臣被冻坏,身子出现问题。</P>
“哎,这鬼天气越来越冷了。”</P>
“是啊,走出房门,被被风一吹,整个人都快冻僵硬了。”</P>
“现在还不算冷,再过一两个月,那才恐怖。”</P>
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P>
他们的官袍被撑的高高鼓起,可见他们里面不知道塞了多少厚厚的衣物。</P>
高位上。</P>
李世民顶着一双黑眼圈,整个人神色恍惚。</P>
随着天色变冷以来,观音婢又开始咳嗽,身体也发闷不舒服。</P>
好在孙思邈开了一些药,吃了以后整个人舒服了一些。</P>
可大半夜的时候,观音婢一直在咳嗽,把他也吵的没法睡觉。</P>
等百官窃窃私语片刻,李世民朝一旁的王德眼神示意了一下。</P>
随后王德走到高阶一侧,尖声说道。</P>
“诸位大臣请安静,现在朝会正式开始!”</P>
说话的朝臣纷纷闭嘴。</P>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站出来启奏道:“陛下,司天监的人说,今年的天气会比以往更加严寒。”</P>
“而且凉州、幽州等地刺史和都督,都纷纷派人送奏疏过来,希望朝廷拨款,让他们购置过冬的物资,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潮。”</P>
这些大唐各地的奏疏,先是被送到尚书省,经过筛选以后,一些重要难以做出决定的奏疏,就会被送到李世民那里。</P>
兵部尚书侯君集也出班说道:“启奏陛下,李绩、薛万彻等将军也写军报过来,说今年的天气比以往严寒,而军中将士缺少过冬的衣物。”</P>
“他们也希望朝廷拨款,或者调集一批御寒的衣服被褥过去。”</P>
军民各处都要用钱,如果换做以前,能把李世民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P>
好在抄了几个县令的家,以及在东突厥那里收缴大量的金银财物。</P>
现在国库比以往都要富足,购置衣物和拨款,都是小钱。</P>
李世民摆手说道:“拨款这件事,待尚书省和六部尚书商议好后,把奏疏给朕审阅。”</P>
“谢陛下。”</P>
房玄龄和侯君集行礼后,退了回去。</P>
接下来,又有几个大臣提了同样的小要求。</P>
拨款。</P>
李世民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聊,直接大手一挥,只要理由合理,要多少给多少。</P>
被满足要求的官员,脸上都露出兴奋的表情。</P>
还是国库有钱好,找陛下伸手要钱比喝水还要容易,他们心里想。</P>
等国库的钱消耗地七七八八,是不是又该收拾一个国家。</P>
像薛延陀、吐蕃、高句丽这些国家,就很富饶。</P>
李世民不知道这帮人心里想的小九九,他皱着眉头问道。</P>
“诸位爱卿,今年的寒潮来势汹汹,百姓该怎么度过这个寒冬?”</P>
“大家都说说看,给一些意见吧。”</P>
听到这个问题,文武百官把头埋的很低,大家都做思考的状态。</P>
李世民转头朝房玄龄问道:“左仆射,你可有良策?”</P>
房玄龄脸色严肃地站出来说道:“陛下,可让当地县令叮嘱百姓修缮房舍,多备些柴火过冬。”</P>
“同时,针对一些孤寡老人,朝廷应该拨款给他们发一些粮食以及衣物。”</P>
房玄龄说的都是一些常用的手段,有效果,但不算太好。</P>
紧接着李世民又问了长孙无忌、魏征、马周和褚遂良等人。</P>
他们给出的意见,无一例外和房玄龄说的大差不差。</P>
都是让县令叮嘱百姓修缮房舍,多备柴火。</P>
虽然是一大群朝臣回答问题,可在李世民的耳朵里听起来,感觉就是一个人回答一样。</P>
“哎~”</P>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随后把目光看向他的应梦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