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绩当机立断,直接下令骑兵散开,逮着身后的突厥骑兵一顿砍。</P>
突厥大军放弃抵抗,他们的后背也完完全露在唐军的长矛之下。</P>
为了军功,唐军像打了鸡血一样,非常亢奋。</P>
一直追杀了二十余里,李绩担心突厥殊死反抗,这才鸣金收兵。</P>
一个时辰后,负责清点战场的佐官给李绩呈了战后统计。</P>
此战共斩敌一万四千余人,缴获战马万余,牛羊数万,粮食也足够大军吃上数月。</P>
而且斩敌人数的前十名,竟然有三名是县侯府的人。</P>
席君买的战绩最为耀眼,足足斩敌282人,斩杀将级5人。</P>
马大勇斩敌43人,马成才斩敌38人。</P>
“县侯府出猛将啊!”李绩感慨说道。</P>
不远处的营帐。</P>
马大勇扛着长枪,喜色冲冲地走进营帐。</P>
营帐里只有马成才一人,此时他正趴在地上,在一张写了大半文字的宣纸上写写停停。</P>
“成才,又在写你的传记吗?”马大勇无奈的扶额说道。</P>
这小子真有闲心,在紧张的战场上还有时间写文,就连身上沾满污血也不管。</P>
“别打扰我,正写到精彩处呢。”马成才头也不回地摆着手。</P>
“那行,再过半刻钟就开饭了,今日宰杀了不少战死的马匹,你记得早点过来。”马大勇说完后,摇着头离开。</P>
...</P>
颉利可汗经此大败,如同惊弓之鸟,吓得一口气逃亡上千里。</P>
一直逃到铁山,看到唐军没有追来,这才敢停下来喘息。</P>
而且从定襄城逃出的8万余部众,经过李绩的第二次阻杀,加上部众在败逃中走散,随他到达铁山的仅剩万余人。</P>
经过几天的收拢残部,颉利可汗终于聚拢五万余残兵。</P>
颉利可汗的牙帐内,一众首领正在紧密商讨接下来的打算。</P>
“颉利可汗,不如我们向李世民假装投降,等聚拢草原各部大军后,再跟唐军血战。”</P>
“对,唐军不讲武德,这次胜在偷袭,等我们准备好,定能杀他们片甲不留。”</P>
“我同意,唐军孤军深入大漠,他们的粮草坚持不了多久,优势在我们这边。”</P>
几个首领的抵抗之心非常强,也顺了颉利可汗的心意。</P>
如果向唐皇投降,他们这帮人虽然还能享富贵,可也失去了自由。</P>
没有自由,而且任人宰割,能同意才是脑子进水了。</P>
颉利可汗点了点头,对心腹爱将执失思力说道。</P>
“执失思力,你去长安向唐皇谢罪,请求归降。”</P>
“尊令。”执失思力简单准备了一番,带人连忙前去长安。</P>
...</P>
白道。</P>
李靖和李绩成功会师。</P>
营帐内,这两位战无不胜的军神,竟然都露出一副愁眉苦脸。</P>
就在方才,探子传回一个消息,说颉利可汗派遣使者去长安投降。</P>
按照朝廷百官的尿性,很大可能会接受颉利可汗的投降,从而勒令六路大军班师回朝。</P>
“右仆射,东突厥的主力还在,颉利可汗很有可能是诈降。”李绩忽然说道。</P>
“不管真降假降,东突厥主力仍在,我已经让行军副总管张公谨,继续率大军前来。”李靖正着脸色说道。</P>
他们两人交换了一下意见,最终一致决定。</P>
如果朝廷真的接受东突厥的投降,他们也打算打这最后一仗,歼灭东突厥主力。</P>
到时候朝廷问罪,大不了说大军已经开拔,消息滞后。</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