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附议。”</P>
王珪和崔义玄瞬间来劲,他们高声呐喊带动节奏。</P>
正当李世民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时,一道年轻的声音穿透整个大殿。</P>
“陛下,臣认为李纲不适合当太子少师!”</P>
还在卖力表演的官员愣住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P>
只见王剪双手持着笏板出班,神色非常严肃。</P>
看到王剪不按套路出牌,李纲心里藏的很多话,也无法往下说。</P>
“王剪休要胡言乱语,你给李师磕个头认错,再请辞太子司直,此事便过了。”</P>
“在陛下面前都敢诋毁李师,在背后岂不是骑在李师的鼻子上骂!”</P>
王珪脸色大喜,他连忙给王剪泼脏水。</P>
正愁不知道如何修理这小子,没想到他主动往拳头上撞过来。</P>
李世民并没有搭理王珪,而是神色肃穆地看向王剪,缓缓开口说道。</P>
“王爱卿何出此言?你可知李师是当世大儒,在士林颇有名望?”</P>
李世民的声音非常平淡,让人听不出喜怒。</P>
“陛下,请听我复述昨日与李少师的对话,再来说他不适合当太子少师的原因!”王剪不卑不亢地说道。</P>
在群臣的注视下,王剪把李纲堵路,以及两人后续的对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P>
“李师,王爱卿所言,你可有异议?”李世民双目锐利地盯着李纲,语气中带着一股无形的威严。</P>
“陛下,老臣并无异议。”李纲不敢胡编乱造,老老实实地回答。</P>
拦路当天,有不少的宫中之人在围观,李世民随便一道命令便能查出来。</P>
他要是胡编乱造,闹到最后到怕是晚节不保。</P>
这个结果,严重违背了他找王剪麻烦的初衷。</P>
李纲千方百计找王剪麻烦,为的是他的儿子李立言。</P>
李立言曾担任太子中舍人,和他一起辅佐李建成。</P>
发生玄武门之变后,李立言出任主客郎中,彻底离开东宫。</P>
李纲自感时日无多,而他们家族却没有能接班的人,于是他想把儿子李立言扶到太子司直的位置。</P>
作为太子的核心班底,以后等李承乾登基,摇身一变就是朝中大员。</P>
当前詹事府入品的官员里,只有王剪无根无萍,其他人都是李世民的老部下。</P>
所以李纲便把目标放在王剪身上,而太子去务农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P>
这个私心,除了李纲本人,其他人根本不知晓。</P>
王珪等人之所以站出来把事闹大,单纯是为了恶心王剪。</P>
那厮兼任好几个职位,损失一个太子司直,可以说毫无影响。</P>
听到王剪与李纲发生矛盾的完整故事,朝中群臣的心思各不相同。</P>
房玄龄,程咬金,尉迟恭,段纶,于志宁等与王剪交好的人,则是松了一口气。</P>
而王珪,崔义玄,萧瑀等人则是皱起了眉头,不妙的感觉再次从心底冒出。</P>
“李纲这老匹夫,枉活了这么多年,连一个十来岁的小鬼都说不过。”</P>
这几人在心底咒骂起李纲。</P>
“王剪,你把李纲不适合当太子少师的理由,也说一下。”程咬金看热闹不嫌事大,出言起哄。</P>
“对头,李纲说你带坏太子,不适合担任太子司直,你也说说李纲不适合当太子少师的原因!”尉迟恭也乐呵呵地说。</P>
这两个浑人出声,并没有人搭理他们,惹得他们不快,指不定要挨他们一顿打。</P>
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剪身上。</P>
王剪走到大殿中间,环视四周后开始说道。</P>
“臣的理由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