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魏征激动地胡子都抖了起来。</P>
国破山河的危难之际,他们文人也有一腔手执长矛,抵御敌侵的豪情。</P>
李世民听到左右两侧的议论,他微笑着站起身,中气十足地说道。</P>
“哪位是007号?”</P>
“禀陛下,草民是007号,绛州书院陈伦。”</P>
李世民看到陈伦头戴青纶,一副风度翩翩的姿态,满意地点了点头。</P>
“恭喜你为探花,《震北关》这首诗作的不错。”</P>
“谢陛下。”陈伦脸上一喜。</P>
今日参加诗会如此多人,能进前三甲也达到他的预期。</P>
“哪位是038号?”李世民接着问。</P>
刘子君脸上一喜,他大步向前,恭敬地朝李世民行礼。</P>
“禀陛下,草民是038号,潞州书院刘子君。”</P>
刘子君今日绾髻束发,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文人之风。</P>
配合他白净俊俏的脸,很容易博起人的好感。</P>
“恭喜你为榜眼,《塞上觅侯》意境深远,朕希望你知行合一。”李世民点头说道。</P>
“草民刘子君,定不负陛下期待!”刘子君激动地浑身颤抖。</P>
虽然拿不到魁首,不过压了绛州书院陈伦一头,他心里大为满足。</P>
台下,围观的人群中。</P>
“大哥是不是没夺得前三甲?怎么没看到陛下叫大哥。”幺蛋皱着眉头,一脸的失落。</P>
这里离高台太远,而李世民说的话声音不大,他们都听不到高台上的声音。</P>
只有等四周的禁军高声复述,他们才能知道。</P>
“担心啥,魁首肯定是你大哥的。”程处默笃定地说。</P>
他只是抄了王剪随口说的两句诗,便能进入第二轮。</P>
王剪要是认真作诗,哪还有别人的活路。</P>
李世民举着手中的诗卷,低下头看了一眼,随后憋着笑看向王剪的方向。</P>
“哪位是666号?”</P>
王剪老脸一红,在众人的目视下,他往前走了一步。</P>
“陛下,微臣是666号。”</P>
“王爱卿,恭喜你成为本次诗会魁首!”李世民脸上的笑根本压抑不住。</P>
不愧是出口成诗的王爱卿,参加诗会作的四首诗,首首皆是精品。</P>
“都是陛下栽培的好。”王剪拱手说道,顺带拍了一下李世民的马屁。</P>
看到王剪夺魁,李承乾高兴地差点蹦起来。</P>
等回到皇宫,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跟丽质说,让她也开心开心。</P>
“魁首竟然不是我!前三甲也没有我!”崔神基看到春风得意的王剪,脸色气的通红。</P>
他对自己作的诗非常自信,自认不比前三甲的人差。</P>
“评审的人真是不懂欣赏,遗漏了小爷作的一首好诗。”崔神基在心底腹诽起来。</P>
看向孔颖达三人的眼神,也变得不善。</P>
王珪看到魁首是王剪,心里竟然没有产生意外之感。</P>
这挨千刀的搅屎棍,他们父子怎么每次和他对上,都讨不了好。</P>
“来人,把前三甲的诗诵读给百姓们听。”李世民对礼部郎中下令。</P>
“臣遵旨。”礼部郎中当即去安排。</P>
李世民回到位置上,对礼部尚书豆卢宽说道。</P>
“诗会后,选出前100首诗,拿到东西市和各个坊市张贴,让百姓们都观摩这些精品诗句。”</P>
“是陛下。”豆卢宽站起身来,恭敬地拱手应道。</P>
程咬金咧着嘴,大声嚷嚷道“陛下,魁首的大奖赏是什么,我们心里都痒痒的。”</P>
几位皇子和一众大臣纷纷看向李世民。</P>
头彩是本次诗会最大的看点,所有人都为之而来。</P>
李世民抚着短须,朝身后的王德点头示意了一下。</P>
王德马上站出来,尖声说道。</P>
“第四至第十名,赏绫罗绸缎10匹,可入门下省随典仪学习。”</P>
“榜眼刘子君,探花陈伦入中书省学习,如若表现良好,可升为从八品下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