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遭受三年前渭水之盟的奇耻大辱,李世民便和群臣定好六路行军总管。</P>
共节兵十万余,接受李靖的调度,并开展三年的日夜操练。</P>
待国力恢复,马上解决突厥这一个大隐患。</P>
这就是李世民率先询问李靖看法的原因。</P>
李靖从人群里走出来,先是恭敬地朝李世民拱手,随后发表他的见解。</P>
“陛下,臣认为今明两年对突厥用兵皆可。”</P>
“据臣所掌握军情,突厥十八部遭受旱灾影响同样巨大,水源枯竭死了不少牛羊。”</P>
李世民站了起身,背着手在主位上走动,似在思索。</P>
片刻,李世民看向李靖“倘若明年再动兵,今年该如何做?”</P>
李靖拱手“臣以为当坚壁清野,让南下掠夺的突厥散骑无功而返。”</P>
“今年冬天突厥人定然不好过,明年秋收粮草备足,便可一战定乾坤。”</P>
边关防线有六路大军,共计十余万的重兵把守,突厥大军不敢冒然南下。</P>
只敢派小股散骑南下掠夺。</P>
而边关百里范围内,早已人去楼空田地荒废。</P>
不用刻意为之,便已形成坚壁清野的态势。</P>
听陛下的意思,要把原定今年北击突厥的事拖到明年,一众武将坐不住了。</P>
脾气暴躁的李氏宗亲李道宗,在灵州那个苦寒之地待了三年,麾下将士早已枕戈待旦。</P>
他站出来朝李世民请战“陛下,今年突厥受旱灾内乱,正好给了我们机会。”</P>
“军中粮草尚足月余,不如我们借此机会打他一个措手不及。”</P>
“臣请战。”</P>
柴绍,尉迟恭和程咬金等武将纷纷站出来请战。</P>
文臣那边,魏征站了出来。</P>
他怒斥一众武将。</P>
“如今大唐国库空虚,百姓食不果腹,现在用兵岂不是穷兵黩武!”</P>
他随即朝着李世民弯腰拱手“陛下,臣认为今年对突厥用兵,不妥。”</P>
“魏征,你一个没卵子的,就不要出来说话。”</P>
脾气火爆的尉迟恭,当即站出来指着魏征鼻子大骂。</P>
“倘若骂街能让大唐百姓吃饱穿暖,让军士的粮草充足,何须大军出战突厥,只需你尉迟黑子一人足矣。”</P>
魏征一甩手,直接和尉迟恭对飚起来。</P>
尉迟恭一人骂不过魏征,好基友程咬金等人也下场对骂。</P>
一时间魏征一喷五,丝毫没有落下下风。</P>
“安静!吵吵闹闹成何体统!”</P>
李世民无奈地捏着眉心,大喝一声把他们制止。</P>
只要有魏征和这些武将意见不合的地方,定然会争吵不断。</P>
一边的武将是不讲理的浑人,而魏征又是一个认真计较的犟种。</P>
这时候还是李靖站了出来。</P>
“陛下,这两月可派小股精骑深入突厥内部,把这趟水搅浑,在运动战中消耗突厥的有生力量。”</P>
“待明年粮食收成,便可开展大型的运动歼灭战。”</P>
李靖的提议,既满足了武将出兵威慑的目的,又不劳民伤财。</P>
一众武将和魏征都认可,也都不闹了,退回各自的位置上。</P>
李靖的提议,李世民也觉得可行。</P>
于是李世民又看向文臣一列,打算听听这帮智囊团的看法。</P>
这些人都是当时制定对突厥用兵计策的人。</P>
“你们怎么看?”</P>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几人交流了一下眼神,站在首位的长孙无忌站了出来。</P>
“陛下,臣认同李将军的提议。”</P>
“开仓放粮把几个粮仓都搬空了,世家大臣们也捐出不少粮食,十几万大军的军粮筹措比较困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