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钱俶的上位史(1 / 2)

宋朝。</P>

想到这个问题,赵匡胤微妙的沉默了。</P>

嗯,怎么说呢,钱俶这人他还挺熟的,他现在有一个问题,主要是,这钱俶怎么死的。</P>

想到烛影斧声,想到绝命毒师,再想想赵光义,赵匡胤觉得自己破案了。</P>

所以,吴越不会是赵光义拿下的吧。</P>

但赵光义这人,怎么说呢,他这个做兄长的,都能被他不声不响的弄死了,留下千年谜团,这赵光义怎么不能把他觉得碍眼的那些全处理了。</P>

所以,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是他想的那样吧。</P>

感性让赵匡胤很想盖棺定论,毕竟他现在对赵光义和他的后代,已经不能用讨厌两个字来形容了。</P>

是厌恶、是恶心,是恨不得能生生片了那些个败坏门楣玩意儿。</P>

反正她对他们也没什么感情,对他的大宋更有感情。</P>

但理性来说,赵匡胤还是觉得自己的猜测太离谱了,赵光义再怎么毒,也不至于毒到那种地步吧。</P>

历朝历代都有谋朝篡位的事,赵匡胤表示,虽然情理上难以接受,但理智上却接受了,但就钱俶那样的人,历朝历代也没几个真下手的啊。</P>

所以,应该…大概…可能,不会吧。</P>

……</P>

就在赵匡胤各种头脑风暴,连当事人本人都受宠若惊又心惊胆战的时候,虞美人才不急不缓继续往下讲。</P>

[我相信大家已经很好奇了,一个人到底是怎么达成又是明君,又是亡国之君的名声的。</P>

要知道,就是最为人所知,让许多人对他有好感的崇祯,在大多人的想法中,他也只能评得上一句有尊严的君主。</P>

看多了委曲求全蝇营狗苟之辈,所以崇祯的死才分外打动人,但也就这样了。</P>

但这位可是切切实实的评价挺高的。</P>

我个人对他的了解不算特别多,毕竟吴越是真的冷门,但就我对他有限的印象中(如果有什么我没挖到的料,我忏悔),我对他的印象一直是没多大野心,但很清醒,更不欺压百姓的一个皇帝。</P>

不要觉得这个很容易,因为我对明君的要求一直很宽泛,所以还是要说,明君=有贡献,但不等于爱民。</P>

我们现在对某位明君有好感,不代表那个皇帝所处时期的百姓也是。</P>

有些君王在位期间没有突破性的创举,我们却非常喜欢他,那是为啥,那是因为他在与民生息这件事上做得很好。</P>

所以,轰轰烈烈可能会让更多人记住你,但平平淡淡却也是我们很喜欢的。</P>

当然,先排除宋朝那样的平平淡淡,谢谢。</P>

今天我们讲的钱俶,就是属于的后者。</P>

但这里要说,叫吴越皇帝真的好别扭,非常别扭,所以我这里就叫吴越王了。</P>

这次真不跑题了,我们说回钱俶,他是钱元瓘第九子,钱倧之弟,我们为什么首先提这两个人,尤其是他哥呢,因为他们也算是跟这位末代吴越王的上位息息相关。</P>

是的,虽然我对钱俶的描述很多时候是温和的,但不严谨的说,他也算是“篡位”上去的,篡得还是他哥的位。</P>

原来,公元948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将领胡进思趁吴越王钱倧夜宴发动政变,将钱倧软禁后快速迎钱俶于南邸,促其即位。</P>

要说胡进思为啥干了这样一件大事,这件事儿就比较有趣了,其实是因为钱倧不满胡进思跋扈,干预政事,内衙指挥使何承训就像钱倧出了个主意,其主旨就是这事儿还不好办吗,诛杀胡进思得了。</P>

钱倧却对此十分犹豫,啊这,不至于吧。</P>

但何承训却觉得这事儿很至于,他给出了这么个主意,他也担心翻车呀,咋整呢?</P>

而众所周知,犹豫就会败北,钱倧犹豫,他何承训却不犹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