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陈霸先(2 / 2)

大家可能不知道侯景之乱是啥,这其实是个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儿,就是东魏降将侯景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萧正德派大船数十艘,暗中接济侯景军辎重。</P>

按理说一个举兵谋反的事,不可能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除非是西晋八王之乱那个级别的。</P>

但你们要知道,这一切是有前提的,梁武帝萧衍称帝后,在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中,一贯执行宽纵皇族,优容士族的政策。</P>

这话是不是很眼熟,大家可能想的是,我天,这不跟西晋差不多嘛,这皇族,这士族,这环境,要是再加一个昏君,那真是要了大命了。</P>

嗯,其实,我想说,怎么不算呢,毕竟他梁武帝脑子拎不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拜佛真的拜到了疯魔的地步。</P>

大兴佛教,修建寺院,三次舍身同泰寺,还要人开国库拿钱赎,你最开始脑子也不像不清醒的,咱不能,最起码不应该给李隆基做榜样啊,这榜样做的。丢人呐。</P>

你看看你把他们养成了什么样,给皇族以实权,出任方镇,对他们的横征暴敛,甚至公开抢劫和叛国均予宽容。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P>

又长期优容士族的结果,让士族愈加腐朽,统治集团更是贪残、侈靡,且轻视武备,吏治极端黑暗,阶级矛盾极其尖锐,</P>

当时谁不想反,谁不想乱,谁不想推翻这一切。</P>

你非得在一堆破烂垃圾里面挑一个好优点那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他梁武帝直接把士族们给养废了,让士族在这种腐朽的环境中,变得极端脆弱和无能。</P>

他们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诶嘿,这可不就交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嘛。</P>

而侯景呢,原为东魏大将军本来是率部投降梁朝,驻守寿阳,但不久就起兵反叛。</P>

攻破建康后梁武帝被困饿死这事,这都没啥,你甚至把那些士族都咔咔了,那也的结局丽人心,问题是,这玩意也是个脑子有病的,他纵兵杀掠,到了交尸塞路的地步,还不只是对建康,那是对三吴也是这样。</P>

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少见,我虽然经常cue黄巢,也喜欢他的诗,但却并不喜欢他这个人,为啥,因为他屠城还吃人。</P>

有些事是时代原因,我可以理解,但有些事情那是人性问题,是放在哪个时代都丧心病狂的,胡人风评为啥那么差,不就是因为他们进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吃人嘛。</P>

那做得一桩桩一件件,像是人能干的出来的吗,畜牲都干不出来啊,却偏偏就那么白纸黑字写在史书上,让我们所有人都看见了,这谁能接受啊。</P>

黄巢也是这样,他弄倒了世家,解决了盘踞在华夏大地的一个大难题,这是好事儿,我们看了,也认可,对他的决心魄力,乃至于能力,谁不认可。</P>

杀人可以,屠城不行。粮食问题可以想办法解决,但吃人不行,这是人性底线问题,而且我真的不介意给你们看看那朊病毒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的。</P>

农民起义是件好事,懂得反抗谁都鼓掌,但有些话是真的不得不说,这个世道需要的是英雄,是抱薪救火者,不是一个屠夫,一个刽子手。</P>

屠龙者终成恶龙这种事,我真的不想说什么“世道如此”,多寒心呐。]</P>

虞美人是真难受,她不说自己平时就是个大善人,散尽家财只为救人,但她也确实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最多嘴巴毒点,但她的唾沫星子也是对那些昏君奸臣害人不浅的人啊。</P>

是,她能有这种想法,确实是时代关系,她就是活在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年代里,养成了这种三观习惯,也知道时代不同道理。</P>

她更是没办法打包票说她自己出生在那种时代,会成为什么样的人。</P>

但屠城,那是底线,一个领头的带头吃人,那更是底线中的底线,这都不用换算年代,她就知道,这就不是人该干出来的事儿。</P>

虞美人也知道,自己这话一出,肯定会讨论开来的,她也就直接翻出朊病毒的资料图片,往天幕上一挂,自己喝了口水,给大家一点想呀的时间。</P>

各朝代众人听了,果不其然也讨论开了,实在是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在面对乱世是真的带入不了那些起义的头头,那些左右手或者深受器重的人。</P>

他们可不就带入了那些跟他们同样身份的人吗。</P>

仔细一想,你这好好生活呢,从前是勉强能活,现在是直接被屠杀,这谁受得了。</P>

他们为什么那么恨胡人和清朝,可不就是因为他们屠城,他们吃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自己在华夏大地,却不把他们这些本地人当人看嘛。</P>

那一件件屠杀,谁看了不咬牙切齿的,他们简直恨死了。</P>

但有一天发现了,平头老百姓有一天要是起义了,也可能给自己人一刀,这谁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