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丝绸之路国家一(2 / 2)

随后由大宛进入大月氏,接下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P>

但在这里,其实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点,那就是当张骞进入大宛后,大宛王对张骞所说的话。</P>

原来,张骞这一路上,实在是经历了诸多磨难,热浪滚滚、水源奇缺、物资短缺、风餐露宿,备尝艰辛黄沙、冰窟,各种险境。</P>

到了大宛后,张骞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P>

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P>

重点就在这里了,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P>

是的,别换这话是不是客套,反正有生意可做是肯定的。</P>

但前提是能够解决匈奴对他们的威胁。</P>

但有的时候真的只能说时间刚好,有这样一个张骞,也有这样一个汉武帝。</P>

刨去汉武帝后面大搞发疯文学这件事,这一波,他们算是完美配合。]</P>

虞美人调出张骞一路走来及折回的地图,才继续道。</P>

[张骞的的使命虽然并没有成功,但无论成功与否,显然是已经达成了他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P>

在此期间,张骞还曾越过妫水南下,抵达大夏的蓝氏城,也就是今的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这并不能被我们忽略。</P>

之后的故事我们等会再讲,我先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这个地方。</P>

这个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特别是矿物资源。</P>

因此,我能查到的,在当时的丝绸之路中,这个地区更多流通的就是那些好看的宝石,</P>

说实话,他们的矿物资源真的是相当丰富,像是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特别多。</P>

据估计可能是世界第三大铜矿带。阿还可能拥有全球第五大铁矿脉,煤储量约7300万吨。</P>

阿富汗的历史中说实话我看来看去还是最熟悉的居然是大月氏,但也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很动荡的地方。</P>

从开始的并入波斯,然后是被亚历山大侵略,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又转属于东部的塞琉古王朝。</P>

独立后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后又很快被大月氏所败,接着又建立了当时非常强大的贵霜王国,分裂后又被从北方袭来的嚈哒人所灭。</P>

接下来就是突厥人占领了地盘,又被阿拉伯人统治。</P>

跟我国的那种分裂、统一、分裂、统一还是有很大不同的。</P>

好说完这个国家,我们回到张骞故事本身。]</P>

各朝代众人现在哪里顾得上张骞故事的后续发展,他们现在满心满眼都是震惊于其他地方的战争情况。</P>

身为并不是很了解外国情况的普罗大众,他们听着那些听过又没听过的名字,最后总结——</P>

他们就听过大月氏和突厥。</P>

这都是他们熟悉的异族人。</P>

其实他们还有更加熟悉的,就是匈奴。</P>

但这不是跟那个地区无关吗。</P>

听完天幕那简单粗暴点甚至并没有前因后果的历史经过。</P>

实际上他们只有一个想法,这是不是差了一个流程,把他们赶出去,或者融合同化他们。</P>

这个他们以为的常规操作,这怎么听起来好像有点不一样啊。</P>

各朝代众人:迷茫.jpg。</P>

他们好像突然能get到很多秦始皇的魅力了。</P>

……</P>

[我们刚才讲到,张骞在大月氏待了一年左右后,他选择回国,归途中,张骞也关注起了其他国来的风土人情,现在的我们也许并不能猜到张骞的目的。</P>

但值得一提的是,匈奴人仍是张骞的威胁,无论如何,张骞还是要想办法避开匈奴势力的。</P>

经过计划后,张骞选择走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今和田)、鄯善(今若羌),通过青海羌人地区后归汉。</P>

重点就是在这些地方,从之前那期农业天幕之后,大家也大致能知道,每个国家的一些作物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