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扶苏:感动.jpg(2 / 2)

……</P>

只听虞美人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P>

[问题是,政哥死时,大概是七月份的时候,那个时候啥天气,尸体能放的住,几天时间不得直接臭了。</P>

那咋整,虽然始皇帝驾崩的消息,当时只有赵高、胡亥、李斯和几个宦官知道。</P>

但这尸臭味,他藏不住啊。</P>

就是放凉车里了,并让宦官仍旧每日送餐食,奏折也依旧如故送进送出。</P>

但遗诏没给出去这件事,不赶紧解决了不还得露馅。</P>

于是,赵高麻溜的,先策反了胡亥,又策反了李斯。</P>

大概对话如下:</P>

对胡亥,赵高说,“公子啊,陛下的遗诏咱心里都有数,这诏书中可没有封王的旨意,这等长子回来了,必定是他做皇帝,到时候还有你的立足之地吗?”</P>

胡亥为很矜持啊,回答,“是这样的没错,但父亲已经这样下旨了,我们这做儿子的,又有什么能说的呢。”</P>

赵高接话,“公子啊,你这样想就不对了,现在这遗诏里是怎么个内容,不还是你跟丞相说的算嘛,加把劲努把力,这皇位怎么就不能是公子你坐啊。”</P>

胡亥也很为难啊,“这废兄立弟的事,是不义之事。这违背父亲遗诏登基,是不孝啊。我这人智商也低,我这要是真坐上皇位,这大秦不得灭亡。”</P>

嗯,这里说个题外话,这个时候的胡亥,对自我的认知无比清晰,且是个预言帝。</P>

虽然对于他来说,他可能觉得自己是在自谦。</P>

好,言归正传。</P>

赵高对胡亥这话,就不赞成了,立马说,“公子啊,这事不能这么算,你得想想,商汤伐夏、武王伐纣,这不也是人人称义的事吗。</P>

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着之,不为不孝。</P>

所以,公子啊,上吧,没有人会说你什么的。”</P>

这话说的,总有种嬴政是胡亥杀了的感觉。</P>

胡亥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但这不得矜持一点嘛,“这话说的有道理,但丞相那么忙,为了这点事,哪好意思麻烦丞相啊,现在不是时候啊。”</P>

但赵高觉得问题不大,并且再次表明,现在正是时候,扶苏是大威胁啊,公子得赶紧决断才是。</P>

胡亥表示,你说得对。</P>

赵高立马顺杆上爬,“至于丞相的问题,公子不用担心,我来为你解决。”</P>

于是,第二弹开始了。</P>

赵高和李斯的对话是这样的。</P>

赵高:“现在陛下驾崩了,虽留下遗诏,但我还没发出去。</P>

现在陛下驾崩这件事情,就你知我知公子胡亥知,其他人都不知。</P>

而现在赐长子书和符玺都在胡亥那里。</P>

谁是皇帝不就是你和我一句话的事吗,李斯你当如何。”</P>

李斯觉得不如何,并当即表示,赵高你这是说什么屁话呢,“这是亡国之言,这是臣子能议论的话题吗?”</P>

赵高表示,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我觉得能议论就是能议论。</P>

于是赵高果断更进一步,“李斯啊,你仔细想想,在公子扶苏心中,比起蒙恬,你算个der。</P>

扶苏跟蒙恬啥关系,跟你啥关系,你是能跟蒙恬比比,在功高、谋远、无怨于天下、信任程度这几方面,你哪里比得过蒙恬。”</P>

李斯还能说什么呢,这戳他痛处上了啊,他这是啥也比不过啊。</P>

赵高听见李斯的回答,立马说道,“嗐,我这人你知道,入宫那么多年了,陛下的儿子咋样,没有谁比我更清楚。</P>

你仔细想想,公子扶苏是不错,但等他真即位了,哪里还有你的事。</P>

这不,作为胡亥的老师,我说句实话,胡亥他是个人才啊,学了这么多年法,那是一点过失都没有,并且为人也是慈仁笃厚,轻财重士啊。</P>

关键是他这人,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P>

翻译过来大概是,你没听过胡亥还有这名声,正常。</P>

因为我大胡亥主打的就是一个性格内敛,才不外露。</P>

李斯觉得很有道理,然并卵,“我真人别的没有,赤胆忠心这一方面绝对是杠杠的。</P>

陛下待我不薄,你让我与你同谋这事,别再说了,再说就是得罪我了。”</P>

赵高继续说,与李斯拉扯,“李斯啊,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道理,这件事也是。”</P>

李斯回,“贸然变换即位者,只有悲剧,陛下待我不薄,我要与你同谋,我就不是人!”</P>

赵高知道,李斯已经心动了,所以,他打发出最后一击,“李斯啊,你若是做,你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若是不做,祸及子孙啊。”</P>

李斯闻言,瞬间垂泪,“悲乎哀哉,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