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历代土地政策(1)(2 / 2)

祖龙看看那么多照片,突然就有那么亿点点羡慕。</P>

若不是碍于帝王的矜持,他真的忍不住怀疑人生了。</P>

不是,这后世人才是不是太多了点。</P>

这么多人,还只是农业这一块的。</P>

就,突然觉得,在他多培养点人才,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P>

另一边,屈原时期。</P>

手里拿着刚刚写完的离骚,屈原突然有些想哭。</P>

民生之多艰……</P>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P>

这不正是他刚写的吗。</P>

却未曾想过,从“哀”到“解”。</P>

后世做的当真是漂亮。</P>

太漂亮了。</P>

……</P>

[好了,最后,我们来说说上次直播时,忘记说的“各朝代土地政策”吧。</P>

上一期本来是想说的,结果讲着讲着就忘了,这一期就来填坑了。]</P>

虞美人说着,也觉得有些尴尬,这谁能想到呢。</P>

不过没关系,她这不是想起来了吗。</P>

[周朝之前的土地政策我们就不说了,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明确的文字记载,推论什么的,相信大家也不想听,今天主要来说说周朝之后的土地政策。</P>

周朝的土地政策,我们今天谈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采地制,一个是井田制。</P>

采地制,也叫“封地制”,简单来说,就是田地由天子支配,他分给贵族,贵族分给卿大夫,反正就是一级一级往下分,地分给你了,就算你的。</P>

井田制,是出自于孟子的文章,但有人说,孟子应该是没有见过井田制的。</P>

说简单一点,井田制就是把一片地划上一道道沟渠,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P>

中间的地一般来说是最好的,是公家的,其他旁边的,就是庶民的。</P>

但田的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P>

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P>

井田制最早应该是出现在商朝,在周朝时发展成熟,到了春秋战国逐渐瓦解。</P>

据推测,瓦解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P>

虞美人尽量把这些东西说的简单详细不复杂。</P>

能一句话讲清楚的,就不用两句。</P>

之前的内容已经拉得太长,在土地政策这一方面,就短一点讲吧。</P>

唐朝。</P>

记录的人奋笔疾书,也不管这个周朝井田制对他们有用还是没用。</P>

总而言之,先记上就对了。</P>

到时候陛下肯定自有考虑。</P>

李世民手背在后面,也有些激动。</P>

他还以为天幕不会讲这个了呢。</P>

实在是后期大唐土地兼并问题有那么亿点点严重,而天幕又说过,那个清朝雍正好像解决了土地问题。</P>

然后,上次天幕说到这里,突然就不说了!!!</P>

简直是太过分了,一直让他抓心挠肝到现在。</P>

只能说,天幕若是再不讲各朝代土地政策,他李二凤就要闹了。</P>

瞥了眼奋笔疾书的记录官,二凤在心里重重冷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