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雄性不育系(2 / 2)

“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袁隆平坚信。</P>

说到这里,大家发现没,我们新中国的科学家们,心中总有一股劲。</P>

李登海也说过,“我们虽然打破了我国玉米亩产量最高纪录,但这还是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超过m国,向世界证明。”</P>

而事实上,在那个时期,那个时代,还真不是只有一两个人如此说。</P>

他们的智慧才华和努力,让他们有了说这些话的底气。</P>

而事实证明,他们也确实有这样的能力说这话。]</P>

各朝代众人: ……</P>

就突然想到,他们跟虞美人在天幕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虞姑娘对夏朝老祖宗们说的那句“妈的,扇他们脸上。”</P>

虽然是有那么一点点尬吧,但突然知道,虞美人那个时候的底气是从哪里来的了。</P>

破案了,那种张扬明媚的自信,原来是一个国家由上自下的啊。</P>

秦朝。</P>

嬴政摩挲自己的秦王剑,心中思索。</P>

无论是大秦,还是华夏这片土地,本就应该是最强的。</P>

现在,他看见了什么,两千年后,居然要跟他大秦祖龙听都没听过的国家攀比。</P>

啧,想想就真不爽。</P>

超级无敌不爽。</P>

等他大秦有那个实力了,一定要先把那什么m国打下来。</P>

并不知道m国,在现代也只有三百年历史的大秦祖龙十分认真的想。</P>

汉朝。</P>

刘彻也抬眼,仔仔细细打量天幕上的话。</P>

虽然,这话是很长士气没错,他也说过“寇可往,我亦可往。”</P>

但这一点也不耽误他不爽啊。</P>

他华夏儿女不会认输,这不是肯定的吗。</P>

……</P>

[这条路虽然困难,但好在袁隆平无比执着,1964年7月5日,转机很快出现。</P>

原来,是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P>

后来,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P>

怎么样,开心吧,振奋人心吧。</P>

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的,有关于杂交水稻最重要的母株——</P>

雄性不育株。</P>

如今,终于,找到了!!!</P>

这并不是运气,而是努力,是不放弃,上天也终于眷顾了这样努力的人!]</P>

铺垫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讲这一句,天知道,虞美人开心的要起飞了。</P>

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澜,终于有了好消息,简直太让人开心了好吧!</P>

听到了那么多困难,那么多不认可,不赞成,否认,乍一听到这样的好消息,百姓先是懵了一下,随后很快笑开。</P>

随着天幕一起欢欣鼓舞,这个消息,对于四年没有进展的袁隆平来说,也太好了吧。</P>

也激励他们,一开始难点怎么了,这不也成功了吗!!!</P>

勇敢牛牛,不怕困难。</P>

……</P>

[更好的消息还在后面,在1964-1965年期间,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小组,又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P>

经过不断的培育,袁隆平也终于在他1966年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现代大名鼎鼎的——</P>

雄性不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