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维护粮食主权(2 / 2)

刷新了世界夏玉米亩产量的最高纪录,震惊了世界!]</P>

各朝代众人:!!!</P>

太厉害了,厉害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P>

简直比那个m国人还要厉害。</P>

1402.86公斤啊,他们做梦都不敢这么做。</P>

如今真实实现了。</P>

……</P>

[但大家需要知道,1402公斤这个数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P>

从1979年到2005年这27年里,李登海从未有一刻放弃过夏玉米的研究。</P>

是以,在这未曾被详细说明的二十几年里,李登海的玉米亩产一直在被突破。</P>

824.9公斤、953公斤、962公斤……</P>

一直到1989年10月,李登海在陵水南繁育种基地选育的,中矮秆、抗倒伏的紧凑大穗型“掖单13号”玉米,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P>

亩产1096.29公斤。</P>

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夏玉米。</P>

这是李登海做梦都想达到的成就。</P>

但等真达到后,李登海却还不放弃研究。</P>

所以,才有了05年1402公斤的数据。</P>

“作为玉米育种科研人员,打破一次全国高产纪录是梦寐以来的,但李老师竟然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有人这样称赞李登海。</P>

同时m国杂交玉米专家威尔逊,在认真考察李登海的品种后,也佩服地说:“李的成绩在世界范围来说,足以说明是非常出色,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杂交玉米育种第一人。”</P>

能够被对手肯定,相信没有一个人不会骄傲。</P>

但大家要注意了,m国可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P>

李登海的经历,放在任何一本小说里,都可以说是实打实的爽文。</P>

还是逆袭流。</P>

在六十现代,一个农民,通过天赋学习和努力,一步步成为被世界仰望敬佩的人。</P>

这样的人,没有人会不佩服,不尊重,也没有人会说,他的那些荣耀头衔,德不配位。</P>

但敌人却不会为此手下留情。</P>

……</P>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m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之初,就向李登海团队及背后的企业抛出了橄榄枝,表达了合作的意向。</P>

只是,在谈判时,他们提出,日后成立的合资公司,他们应控股60%。</P>

一听这话,李登海不乐意了,控股60%意味着,以后要无条件服从他国的决策。</P>

再换句话说,我们将会丧失在夏玉米领域内的主导权。</P>

这谁能忍,反正李登海不能忍。</P>

因为他太清楚知道,m国到底是什么德行。</P>

所以,后来他回忆这件事情时,就说。“那时候m国人仗着自己实力强,市场占有率大,所以心气特别高,想着用从前的把戏来掌握我们的玉米产业。</P>

但我们坚决不答应,这不仅关乎我们十几亿人口的饭碗,更涉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绝不能掌握在外人手里。”]</P>

汉朝。</P>

“好!”别说,这李登海可太对他胃口了。</P>

面对敌人,就应该这样。</P>

都把自己的主权交给敌人了,还想着敌人对自己仁慈。</P>

想什么美事呢。</P>

世界上最大的笑话,怕不就是敌人的仁义。</P>

[因此。那个时候,李登海回答m国公司,“合作可以,我必须占大头,不然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