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笑蕞尔倭奴……(2 / 2)

这名字挺好,还是别改了。</P>

东汉时期。</P>

刘秀扯平唇角。</P>

他觉得这名字挺好听的,不需要改。</P>

……</P>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回到之前说的话题。</P>

唐朝之后,小日子就不再朝贡中原王朝,转而成了“倭寇”。</P>

总而言之,感觉自己翅膀硬了,不想认爸爸了,想把儿子这个身份丢出去。]</P>

秦朝。</P>

嬴政摸索剑柄,心中则思量着,现在他大秦这么个情况。</P>

真要解决那个小岛倒也不是不行。</P>

只是杀鸡焉用牛刀。</P>

他大秦北边,可还有匈奴。</P>

再加上一年三熟的海南岛。</P>

但若是什么都不做,又实在有些膈应人。</P>

得想个办法,先把这口恶气出了再说。</P>

等腾出手来了,再上岛也不值。</P>

明朝。</P>

天幕此刻还没有讲到明朝,但毋庸置疑,对于倭寇犯边这种事情,明朝人更是熟得很。</P>

是以,明朝人也是对天幕最能共情的一个朝代了。</P>

就是说啊,一群小矮子横什么横。</P>

就后世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过来了。</P>

他们还怕个啥。</P>

朱元璋更是要气死了,他的首都,他的南京啊。</P>

什么海禁政策都滚一边去吧。</P>

他老朱有生之年,定要把这个不忠不义的岛国处理了。</P>

永乐朝。</P>

朱棣的心情更是没好到哪里去。</P>

他这个时期,倭寇犯边的问题更是严重。</P>

不处理不行,处理吧,总感觉不值当。</P>

但这次天幕出现后,这个问题是不处理也不行了。</P>

他大明旁边是这样的一个民族,他寝食难安。</P>

而且,既然知道后世的轨迹,他也绝不会让未来的惨剧再次发生。</P>

他大明的后代,中原的百姓,三千五百万人,一桩桩一件件他且记着。</P>

……</P>

天幕到现在并没结束,但对于某个岛国的仇恨情绪算是已经根深蒂固。</P>

他们所做的事情简直是,让所有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P>

这样的国家,偏偏是他们的邻国,还伤害过他们的后代。</P>

他们做人这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后代。</P>

如今看见未来可能是他们后代的人那么惨,这能忍吗?</P>

这不能忍。</P>

……</P>

虞美人吐出一口气,讲到这里,心中的憋闷算是散了些。</P>

但终究还是开心不起来。</P>

[到了元朝,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写的《木兰花慢 题阙》中有一句话,是这样描述岛国的。</P>

“笑蕞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P>

就可以看见,在当时岛国的名声臭到了什么地步。]</P>

虞美人直接跳过宋朝,开始讲元。</P>

白朴的这一句曲,总结一句话,小日.本这个叫法还真不是近现代起的头,而是从元朝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