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P>
他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P>
后期更是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P>
使朝纲紊乱,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P>
有人评价他为“口有蜜,腹有剑。”</P>
被评价为让大唐由盛转衰的重要人物之一。]</P>
天宝元年。</P>
李隆基听完,只觉得头疼,挥挥手,下令抓捕。</P>
对于李林甫做的一些事情,他能不知道吗。</P>
可他自信他能把握得住,无论李林甫,还是安禄山,都翻不出他的手掌心。</P>
可如今,天幕却告诉他,他自认为在他手掌心的这些人,未来竟然对他大唐造成这么大影响。</P>
李隆基揉着太阳穴。</P>
被酒色塞住的脑袋一时间竟也清醒了不少。</P>
[当然,这并不能够说明李林甫结局多好。</P>
也许对于他自己来说,是还不错,最后病逝。</P>
可他的家族,最终却在杨国忠的诬告下,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P>
李林甫此刻正在家里仓惶,不知所措,闻言抬眼,几乎难以置信看着天幕。</P>
他听到了什么。</P>
他的子孙未来竟是这种结局。</P>
[这也算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了吧。</P>
曾经的李林甫,因妒贤嫉能,使主持的科举无一人及地,并借此向唐玄宗祝贺说,“芸芸考生中,一个都没考上,这其实是好事!</P>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正说明,人才都已经被朝廷搜罗殆尽,一个都没遗漏,才导致民间赴考的人都没考上吗?”</P>
真的,主播都要呵呵了。</P>
你李林甫可真是不要脸,这话都能说得出口。</P>
李隆基也是真的老糊涂了,这话都能信。</P>
还乐呵呵的。</P>
真的,李隆基,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P>
虞美人只要一想到杜甫悲惨的一生,就气不顺了。</P>
那可是初始意气风发,能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P>
最终却因为这次笑话一般的科举落榜。</P>
怎能不让人伤心呢。</P>
天宝元年。</P>
李隆基持续臭脸。</P>
安禄山当上节度使,李林甫当宰相这两件事都已经发生,他没办法反驳。</P>
可是科举这件事情,李隆基发誓,他是真的不知道。</P>
现在的他真啥也没做。</P>
虞美人要是能听见李隆基的心声,肯定会说,你当然不知道。</P>
毕竟科举这场闹剧,是天宝二年的事。</P>
天宝元年的你要是有这个记忆,那问题才大了。</P>
……</P>
[正是因为这场科举闹剧,诗圣杜甫落榜。</P>
很多人会说,是苦难造就了杜甫,让他成为了诗圣。</P>
他应该感谢苦难,感谢李林甫。</P>
别搞笑了好嘛,李林甫也配。</P>
能写诗,会写诗,写好诗是杜甫自己的才华,跟他李林甫有半毛钱的关系。</P>
如果可以,问问杜甫,问问天下百姓,他们当真想要这场“升华”自己的苦难吗。</P>
而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又能因为一个“诗圣”,而挪去李林甫,李隆基“大唐罪人”的名声吗。</P>
不能吧。</P>
也别说什么,李林甫做的事都是他一个人的责任,跟李隆基没关系。</P>
这要不是李隆基重用放任,李隆基自视甚高,身为皇帝,任人唯亲。</P>
真以为自己是真龙降世,无人敢反,频频重用李林甫。</P>
李林甫是有能力靠自己当上宰相,还是有勇气敢在皇帝面前玩那些不入流的小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