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方某处深山有一座式样简单的道观,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座道观,道观外古旧的匾上写着知守二字。</P>
与入浊世执道权的西陵神殿不同,这座隐藏在道门历史幕后的知守观并不关心俗世里的事情。</P>
山门之前,一位女扮男装女子缓缓走来,正是游历天下的红尘。</P>
昊天世界,极北明宗,极西悬空,东南知守,书院为中!</P>
四大势力,被世人称为不可知之地。</P>
既然游历天下,书院之外这些地方,她自然想见识见识。</P>
看着门就在那里,可试了几次之后,非但没能进入观内,还被知守观的阵法所伤。</P>
突然想起了记忆中七进十三出这句话。</P>
注意到观前的台阶是六级,十三减七正好是六。</P>
于是,她站起身走到台阶前,转身倒退而上六级台阶,然后再下六级台阶,接着再倒退上七级台阶,没有撞到门,而是进到了观内。</P>
“呵呵,知其进,守其退,以退为进,方能进入知守观,好一个独具一格的进观方式。”</P>
“小友好悟性,不知小友乃何人?”</P>
这时一白发老者从远处走来,周身仿佛与天地合一,其身所至,周身天地元气仿佛被禁锢。</P>
寂灭境!想来此人便是这一任的观主了。</P>
“拜见前辈,在下来自唐国书院红尘,初次游历天下,至此而特来拜见!”</P>
如今的知守观,与书院还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反而是各自安好的状态。</P>
所以,对于红尘的到来,此人倒是没什么敌意,这也是夫子为何能与明宗开创者乃是故交的原因。</P>
“红尘?唐国公主?没想到唐国公主悟性如此绝佳!</P>
来者即是客,小友请随我来!”</P>
在老者的带领下,一路向着知守观深处而去,知守观深处有一湖畔,湖畔有七间草屋,想来其中供奉的便是传说中的七卷天书。</P>
其中第四间草屋已经有很多处都处于空空如野的状态,应该是明字卷天书的供奉处,传言此书在荒原,檐上的茅草显得有些凋蔽衰败。</P>
而其余的六间草屋不知是不是被屋内天书气息所感染,檐上那些金黄色的茅草仿佛是由黄金雕刻而成,映射着太阳的光线,散发着华贵庄严的感觉,让人睹之便欲跪拜在地不复再起。</P>
老者看到红尘仅仅一眼,就挣脱了,眼中不由得更高看一眼。</P>
“小友这毅力,贫道生平仅见啊。”</P>
“前辈过奖了!</P>
说来晚辈对于道门经典亦有所了解,不过终究是野路子出身,所以特来拜见,希望能得到观中大能指点。”</P>
老头并不以为意,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罢了,还能有什么见解不成?</P>
“呵呵,小友有何不解,希望贫道能为小友解答!”</P>
本来不以为意,可随着红尘的问题问出,老道也渐渐凝重起来。</P>
有些问题,他需要想,才能解答,而有的问题,就是他也没有确切的答案。</P>
甚至到了之后,他也开始提出一些问题,红尘同样的情况,有的能解答,有的不能。</P>
不过,两人都从论道中知道,专以对道的认知,红尘更胜一筹。</P>
这点,让老道暗自惊骇,如此人物,要是入了道门,只要不夭折,百十年后,定是一道门真修,可惜其身份敏感,就是对方想入知守,他也不敢,更不会接收。</P>
道门,是知守之道门,知守,是道门之知守。</P>
而不会成为唐国之知守,这一点,他分得很清楚。</P>
红尘也从与对方的论道中,获益颇丰。</P>
几天后,就下了知守,又满世界游历,只要是有名有姓的强者,她几乎都会选择拜访。</P>
人世间最难得者在人,而人最难得者在道。</P>
道通道路,不入人世间,走一走万丈红尘,滚一滚七情六欲,何来得道。</P>
人在山上,为仙,离尘者也,和光同尘。</P>
修行修行,修心修行,千般大道,万般神通,三千世界,修到最后修的不过是真我。</P>
这点,是红尘一直都坚信而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