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扣下去,属实不是办法,时间一长底下人面上不说,心里也会生出怨气。</P>
“陛下,此法乃三百年前‘景帝’所设的祖宗之法,臣等不敢违背。”叶常弯腰一拜。</P>
“请陛下三思!”</P>
户部众臣齐齐一拜。</P>
而工部之人面上虽是不忿,但毕竟理亏在先,也不敢出言。</P>
只能期盼的看着郑渊,希望他能法外开恩,出面做主。</P>
“景帝那些年,天华的粮食你可知是多少钱一斤?”郑渊缓缓问道。</P>
叶常回忆了下史书上的记载后,给出了个颇为准确的答复:“陛下,三文钱一斤。”</P>
“那现在呢?”</P>
“八……十文钱……”</P>
叶常犹豫了一下后说道。</P>
郑渊听后哦了一下,慢悠悠地品了口茶。</P>
“胡说!现在京都的粮食都涨到二十五文一斤了,八钱十钱的粮食可都是坏粮,给牲口吃的!”陈峰冷哼一声,出言驳斥。</P>
“还不是京城里的粮商见京都富裕,哄抬粮价,在京都之外,粮食可都是这个价格!”叶常不服,出言解释。</P>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P>
郑渊摆了摆手,阻止二人继续说下去。</P>
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怎么一到跟前就这么沉不住气,动不动发火。</P>
要知道,他们平时在外人面前,可都是一副气沉似海,处变不惊的模样啊。</P>
工部众人齐齐下跪,哀声恳求:“陛下,还请下旨,让叶尚书还我部众臣工的血汗钱!”</P>
“陛下,此例万万不能开啊!”</P>
户部众臣也齐齐下跪。</P>
“陛下若是同意此法,也请准许臣辞官,告老还乡!”叶常更是摘下了自己的官帽,放在地上。</P>
“你们,你们……”</P>
郑渊脸皮抽动,坐在椅子上忍不住叹息。</P>
“各位大人,有话你们就好好说,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呢?”林公公出面,说了句场面话。</P>
但众臣却恍若未闻,就等着郑渊裁决此事。</P>
气氛凝重。</P>
片刻之后。</P>
只听得郑渊缓缓一声叹息:“都起来吧,朕知道该怎么做了。”</P>
在思虑良久之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了。</P>
“陛下……”</P>
众臣皆是一脸希冀的看着郑渊,希望能从其口中得到心满意足的答案。</P>
“叶卿,还跪着干什么?”郑渊瞄了一眼地上的叶常。</P>
“谢陛下!”</P>
叶常拍了拍沾了些灰尘的乌纱帽,重新戴回头上,整理仪容后站回户部前列。</P>
“事情的来龙去脉,朕已经清楚,你们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立场,分不得对错。”</P>
郑渊脸上满是歉意:“今日之争,其实都怪朕没事先将此事安排妥当所致。”</P>
“陛下日理万机,这点琐事本就不应该让陛下烦恼的。”众臣皆是告罪一声。</P>
众臣态度诚恳,郑渊默默点头。</P>
见时机成熟,他便轻咳一声:“要怎么处理这事朕也很为难,因为必须要从根源上做起。”</P>
“所以……”</P>
郑渊顿了一下,然后笃定道:“朕想改一改祖宗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