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出城请降,实在是有损大宋威仪,兼之又被金人带走,如何还能做得我大宋的官家?太上皇还不速速起草旨意,罢了他的皇位?”沈隆说道,定王乃是宋钦宗赵桓在被册立为太子之前的封号。
沈隆可不想金人再利用赵桓的身份闹出什么幺蛾子,就像大明那位在土木堡被瓦剌人掳走的英宗皇帝一样。
这项要求也是合情合理,赵佶应允下来,当然他也不敢不应允,依旧是学士起草旨意,赵佶签字画押,然后盖上玉玺。
有了这两道旨意,大宋今后的官家就不是赵桓,而是赵构了,至于年号还有登基大典的事情再慢慢商量,沈隆随即让人照顾好赵佶,就带人出去宣布旨意去了。
数日后,举行了简略的登基大典,赵构比历史中提前登上了皇位,而且地点也不是南京应天府,而是东京汴梁;就此,赵构取代赵桓,成为大宋新的皇帝陛下。
赵构登基之后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感谢沈隆此番力挽天倾的大功,在旨意中将沈隆和梁山众人大大表扬了一番,并且册封沈隆为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平章军国事、殿前都点检,总理中外军国重事,将朝廷文武大权尽数握在手中。
另外,又赐假黄钺、加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历数大宋历代,都没出过这般权臣,煊赫更在董卓、曹操之上。
梁山众将士也各有封赏,牢牢掌控了朝堂内外的关键职位,留在东京的官员虽有不忿,但是先前他们大大失了民心,再加上沈隆清除六贼余党的风声还有秦桧的首级,他们都不敢言语,只得上书道贺。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些寡廉鲜耻之辈直接来投靠沈隆,想在梁山旗下继续升官发财,脸皮之厚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哎,六贼祸乱朝堂已久,这天下有骨气的官员真是不多了!沈隆忍不住叹息道,不过这对他来说倒是好事儿,如若大宋都是有骨气的官员,他岂不是平白多了许多麻烦?
当然也不是一个硬骨头的都没有,比如钦宗在被俘前册封的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李纲,他闻讯之后立刻从南方赶回来,对沈隆大加斥责。
面对这样的人,沈隆实在是生不出气来,只能将李纲派往北方,让他跟随大军一起做好进攻金国的准备,击败金国也是李纲的心愿,他想想还是接受了这份旨意。
东京城看似被沈隆控制住,但平静之下依旧有暗潮涌动,许多失意的官员聚在一起痛苦不已。
有人怒斥道,“诸君日哭夜哭,能哭死董卓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