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在美国建一座桥头堡(2 / 2)

互联网是华夏文化复兴的一次机遇。</P>

互联网世界,必定会有中文的一席之地。</P>

当中华网做大做强了,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力。</P>

我们在收获成功和财富的同时。</P>

也能助推华夏文化在全球传播。</P>

我相信,21世纪,华夏人会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央。</P>

其中,互联网的发展会是一大推动力。”</P>

众人热烈交流着互联网发展趋势。</P>

林向东对互联网的认识,让江丰年不断赞叹。</P>

最后,林向东开口定调了:</P>

“我提议,华渊网与中华网合并之后。</P>

公司增设一位副董事长,由丰年兄担任。</P>

丰年兄同时继续负责华渊网。</P>

由华渊网整合srsnet.这个中文社区。</P>

另外,建议华渊网改一个更为通俗的中文名字。</P>

华渊网的国际域名是sinanet.。</P>

我建议从这个域名去考虑。”</P>

江丰年解释道:</P>

“sina这个名称。</P>

我们取自于印地语的sino和英文的china。</P>

sino的词义也是中国。”</P>

众人一起思考着,汪志东眼神突然一亮:</P>

“我建议sina音译为新浪。</P>

互联网是新兴科技潮流,新浪二字比较通俗。”</P>

“新浪这个名字,形象又贴切,我感觉很好。”</P>

林向东笑着率先鼓掌。</P>

众人也跟着鼓掌表示支持。</P>

林向东又道:</P>

“另外,sinanet.和srsnet.整合之后。</P>

我建议再注册为sina.这个域名,更简单易记。</P>

同时,新浪要保持独立运营。</P>

我们公司可以划分为两大块,相互独立。</P>

中华网在华夏境内发展,主要受众就是国人。</P>

新浪在海外发展,主要受众是海外华人。”</P>

江丰年微微皱眉道:</P>

“还是两家公司的格局,分开发展?”</P>

林向东点头道:</P>

“丰年兄,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

数据资源会越来越重要。</P>

特别用户信息等数据,可能会成为国家级的资源。</P>

将来,国与国之间,在互联网产业上必然出现激烈竞争。</P>

中华网、百度等项目的服务器要放在华夏境内。</P>

华渊更名为新浪网之后,服务器依然放在美国。</P>

我们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P>

将来要改为一家控股公司,比如叫中华网控股。</P>

我们在华夏境内的实体公司是中华网信息科技公司。</P>

在海外的实体,就是新浪公司。</P>

新浪的注册地在美国。</P>

相当于我们在美国建立一个桥头堡。</P>

依托于这家公司,新浪可以在美国建立根据地。</P>

然后逐步在海外市场发展。</P>

将来,等新浪发展到一定程度。</P>

还可以分拆出来,单独上市。</P>

如果两家公司完全合并在一起。</P>

业务和经营管理完全整合。</P>

未来,或许会出现很多麻烦。</P>

要知道,华夏有独特的社会制度。</P>

将来一旦和美国产生正面竞争。</P>

很可能波及到企业的运营管理。</P>

所以,新浪很有必要相对独立的发展。</P>

特别是用户信息等数据资源。</P>

不能和中华网的数据资源混合在一起。</P>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P>

华夏的国情和市场特点,都与海外市场大不相同。</P>

比如,我们现在开通了china.这家网站。</P>

很快就要在魔都、京城、江城、蜀都等区域中心城市开通地方站点。</P>

将来,全国主要城市都要陆续开通中华网的地方频道。</P>

这是华夏目前各个区域发展现状所决定的。</P>

按经济发展水平,华夏内地可以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P>

东部地区是出口型经济,发展水平最高。</P>

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是以矿产等为主的资源型经济。</P>

目前乃至将来20年左右。</P>

华夏经济的区域性特征都会比较明显。”</P>

林向东提出这个建议之后,众人都陷入了思考。</P>

很快,汪志东、赵睿和蔡宗信都表示赞同。</P>

林向东又补充道:</P>

“丰年兄,我们将全球市场分成华夏和海外两大块。</P>

中华网在华夏发展,因为这个市场未来潜力够大。</P>

新浪网依托于北美,逐步在全球发展。</P>

两家公司相对独立,各有各的发展空间。</P>

我们同时也会支持新浪在海外的发展。</P>

两家公司在业务和运营上相对独立。</P>

在产品、技术、研发和人才团队等方面。</P>

都可以展开深入合作,资源共享。</P>

将来,等新浪网分拆出来单独上市。</P>

才是最为有利的发展格局。”</P>

江丰年认真想了一阵,点头道:</P>

“这种模式,我感觉可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