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冒险钓鱼的秘辛(2 / 2)

40来岁的人了,居然会想着干这样的勾当!</P>

幸好被向东阻止了,真让你们做成了。</P>

老子都不会放过你们,简直乱弹琴!</P>

向东都懂的道理,你们会不懂?”</P>

黄奎勇苦笑道:</P>

“营长,这件事不怪德哥。</P>

是我的主意,是我硬要拉上德哥去的。</P>

这两年,丝厂大院下岗的越来越多。</P>

我和德哥前两年去特区和粤州做生意。</P>

其实赚了好几十万,就是倒货什么的。</P>

都是做正经生意。</P>

后面供货商出了问题,我们干脆就回来了。</P>

想在绵城做点事,也找不到合适的项目。</P>

我和德哥背着家里人,一人拿了一部分钱出来。</P>

帮助一下大院里一些困难的家庭。</P>

只是,这样的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P>

我就想着,我们熟悉丝绸,去蜀都钓一家外商。</P>

主要目标是印尼的外商。</P>

成功了,先搞成债务纠纷拖着。</P>

然后去南方开一家公司,一两年就起来了。</P>

还上这笔钱,再多带一些丝厂子弟去南方一起做。</P>

为大家谋一个出路。</P>

德哥最初不同意,他觉得漏洞太多。</P>

搞不好就不是债务纠纷,而是经济大案。</P>

这件事,是我的错,不怪德哥。”</P>

林向东完全明白了。</P>

为何记忆中,老爸犯案被判了无期,黄奎勇也判了20多年。</P>

林德顺答应黄奎勇后,设计了整个计划,成了主导者。</P>

他们俩从来都没提过张政的事。</P>

原来是没脸,不敢讲有这样一位老首长。</P>

张政气得吹胡子瞪眼:</P>

“你俩小子,我转业到绵城工作之后,就见过一次。</P>

真以为做生意赚钱,也像过去在战场杀敌一样简单?</P>

无论你们出于什么目的,耍什么手段。</P>

做事总要有底线。</P>

违法就是违法,干坏事就是干坏事。</P>

要是让你们做成了,将自己搭进去。</P>

家里这一家老小又怎么办?”</P>

黄奎勇讪讪道:</P>

“营长,我承认这个错误。</P>

还是向东念书多,有知识有文化,脑子好使。</P>

向东已经帮我们想到一条出路。</P>

等火车站批发市场建成了。</P>

我和德哥投点钱,买两间铺子做批发生意。</P>

再带几个丝厂子弟一起干。</P>

这件事,5月份我们都已经考察过了。</P>

真的可以干,干好了很赚钱。</P>

生意做大了,还可以开一家公司。”</P>

张政点点头:“这还差不多。</P>

林德顺,你们家的小卖部,只要价格合理。</P>

我这边可以安排一些招待用品定点采购。</P>

你们赚一些合理的利润就行了。</P>

另外,你们可以去开一家劳保用品店。</P>

或者开一家公司也行。</P>

在我的权限范围之内,可以安排一些劳保采购。</P>

你们也可以解决几个人的工作。</P>

原则上,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你们。”</P>

林德顺点头道:“谢谢营长,我们明白。</P>

如果开公司,我们会考虑让一些下岗职工入股。</P>

厂里为下岗职工安排的补偿金。</P>

很多人都存在银行,不敢开销。”</P>

张政点头道:</P>

“就这样吧,还好你养了一个有脑子的儿子。”</P>

张政又看看林向东:</P>

“向东,你在省经报写的文章我看过,写得很好。</P>

以前,不知道你是林德顺的儿子。</P>

什么时候,也给我们这个系统写几篇文章?”</P>

林向东笑道:“张叔,你们给钱就行。”</P>

张政点点头:“宣传经费倒是有,只是你们省经报不太合适。”</P>

林向东道:“那你们给我考虑一点稿费就行。</P>

想发在什么报纸,你们自己去联系安排。”</P>

张政又点点头:</P>

“行,过几天,我让办公室的肖主任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