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她也很努力赚钱,并且帮着丈夫和公公买了好几处不错的房子。
叶老师还夸她眼光好,说是以后旧城改造,肯定会翻很多倍。
翠姨交代了凌青几句之后就继续往外走。
中午,翠姨出现在裴姨的店里。
做午饭的兼职员工刚把饭做好,王双双就多洗了一双碗筷,让翠姨跟着他们一起吃饭。
翠姨看向旁边那个高高大大的体育生,调侃地说:“那我岂不是把你那份也给吃了,你今天不会吃不饱吧?”
体育生腼腆地笑着说:“不会不会,我平时是吃撑的状态。”
大家都笑了。
王双双知道翠姨应该是打听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心里也着急得不行,恨不得马上吃完饭,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跟翠姨聊。
翠姨一眼就看穿她的心思,安抚道:“别着急,先吃饭,不是什么大事儿。”
吃过饭,王双双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翠姨走到店外面的一棵大树下,问:“翠姨,您那边打听到了吧?那个女人是裴姨以前带大的孩子吧?”
翠姨点头,没错。
南陵康师长一共有六个孩子,昨天跑到店里来打听的那个是老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康师长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给自己的每个孩子都铺好了路。
据说老大的天赋也是一般般,他就安排老大当兵,并且也顺利提干。
干到副营,升不上去了,转业回南陵,安排进了不错的单位。
老二勉勉强强读到高中毕业,康师长又给物色了一个条件不错的女婿。
这个女婿通过部队内部的考试考上了军校,而且是京城的军校。
康师长帮忙运作,让他毕业之后不用回原单位,而是直接留在京城的部队。
女儿结婚之后没多久,也随军调到了京城,在相对清闲的档案馆工作。
现在二女婿虽然已经转业,但其实夫妻俩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奈何,人总是不知足。
特别是最近几年,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暴富的神话也越听越多。
夫妻俩之前也想过做一些小生意,当然他们不可能辞职去做,而是听别人的劝,把钱拿出来投资。
结果当然是血本无归。
去年,有个人据说是民国大家族的后代,这个家族把钱存在了瑞士的银行,但是现在想要去把那笔钱取出来,需要先交一笔非常高昂的手续费。
这个后代因为受到那十年动乱的影响,手头没什么钱,所以只能借钱去交这笔手续费。
不过他也承诺,谁要是借他手续费,等把那笔家产拿回来,就会以10倍的借款奉还。
康家二女儿还利用档案馆的优势,查了一下那个民国大家族的情况。
结果发现这家人确实曾经去过瑞士,也确实有这么一个后代在国内。
她就找所有的亲朋好友借钱,希望能够换来10倍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