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攻守形势变化的开始,除了极高层能够俯瞰全局的人以外,其他人是感受不到的。冀中的反扫荡、反围剿也仅仅是刚刚开始。</P>
经过半个多月的战斗,双方都损失很大。</P>
我们讲的好像鬼子快速纵队到处受到打击,其实这种能够依托村落对敌人重大杀伤,最后还能突围而出的只是极少数。</P>
这种村落保卫战能够成功,有五条至关重要的条件,缺一不可:</P>
第一,坚强善战的领导。</P>
第二,正确的战术。前两点其实刘子龙的正规部队大部分都具备,这些村落防御战术,是经过反复训练的规定战术。</P>
第三,充足的弹药。这些正规部队武器装备都不太差,数量也许有些不足,但是基本配置齐全。但是弹药确实不好解决。赵庄保卫战的时候,是地道里藏有大量的手榴弹;瓦房村战斗,是因为两次得到了后方弹药的补给。</P>
第四,合适的村落。前文说过,村落既要面积适中,还要有围墙等工事。就这一点,就成为小概率事件。很多部队坚守的村落达不到要求,很快就被鬼子突破了。甚至连村落都没找到,在平原上就跟敌人的快速部队陷入激战,从而受到很大损失。</P>
第五,部队得有一定的规模,且对方也不能实力太强。假设赵庄和瓦房村保卫战,鬼子出动一个中队的89式中型坦克,恐怕结果也是不敢想象的。</P>
总之,打胜仗需要自身过硬,更需要一些好运气。很明显既然是好运气,就不可能是多数部队能具备的。</P>
根据地的损失是巨大的。大量部队被打垮,大量军民被屠杀和俘虏。尤其是鬼子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P>
所过之处是一片焦土、尸横遍野。</P>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意志不坚定的纷纷开小差脱离了部队。</P>
尤其是深入敌后作战的部队,有的班晚上睡觉时候,班长不得不把门和自己的手腕用绳子拴起来,防止半夜有人偷偷逃跑。</P>
敌后作战困难,部队衣食弹药不济,有时候要把部队撒出去挖野菜、找粮食。结果一个排收回来,却少了好几个人。不是让敌人杀死或俘虏了,而是趁机逃跑了。</P>
抗战初期,鬼子不重视,根据地发展快、部队打得都是顺风仗,谁的意志坚定不坚定,不好看出来。真的遇到了困难局面了,才真正淘尽群沙始得金。</P>
相比这些开小差脱离部队的,更糟糕的是还有很多混入部队的坏分子,杀害抗战军民、投靠敌人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这才是真正可恨。</P>
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某团团长赵玉昆。</P>
这赵玉昆本是冀中一带的土匪草寇,生得一米八以上的大高个,颇有男子汉气概,也算相貌堂堂。后来还去那十里洋场闯荡过,也算见过世面,学的油嘴滑舌,能说会道。</P>
据说当时在那里杀了人惹了事,又跑回家乡。看到世道乱了,便跑到山中为匪,做起了绑票劫道之类的勾当。</P>
鬼子进了冀中,他便纠集了几十个人,准备投机一把。但是苦于自己没有什么军事才能,毕竟之前只是当土匪,没有打过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