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经文只千字有余,不多时,易年便背诵完了,怕那小和尚记不住,又继续背了两遍。</P>
三遍背完之后,见那小和尚席地而坐。想来是已经记下,此刻正在默默消化那经文,便不在开口。</P>
只是趁着这段时间,心神又恢复了些许,不管那小和尚,又进了屋中。</P>
少时,屋中青光亮起。</P>
而此时屋外,那小和尚佛座之后,周身开始隐隐有佛光闪烁,渐渐变浓。</P>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打开,易年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刚刚传经前后积攒的心神,此刻又已耗尽。</P>
身上还背着一人,看起来呼吸顺畅,面色见好,应该又是救回了一条可怜性命。</P>
把那人送出门外,让带走看好,转身又回了院间,坐在那小和尚打坐旁的长椅之上,开始闭目养神。</P>
同时心里也在暗自担忧,不知那小和尚是否能成。</P>
心神恢复了片刻,好像感觉周围起了什么变化,幽幽睁眼,向前看去。</P>
只见那小和尚周围金光四射,竟将这院子映的明亮起来。</P>
易年看那金光,知道那是修佛之人的佛相金身。</P>
修佛与修行,都是修。不同的是,修行是引那天地元力入体,改经换脉,元力流转于体内经脉穴位,按着特殊的方式运转不息。</P>
这修佛,也是引那元力入体。不过,进得体内的元力,因修佛的特殊之法,便会被敷上一抹佛光。</P>
元力外放之时,就成这黄金之色。</P>
易年见那小和尚周身佛光凝实,细看之下,耳中竟能神奇的响起天外梵音。</P>
易年也有些惊奇,向来那梵音大都只会在那些得道高僧身旁方能听见。</P>
没想到这和尚,小小年纪,看着也就同自己一般大小,竟能达此境界,倒是个修佛天才。</P>
凝神上境的境界,在这个年纪的平常修行之人看来已是不错,不过看这小和尚的天资,选不应如此。</P>
可能不像寻常修者,十岁左右开始入门,应该是修佛较晚,才刚到如此境界。</P>
能修行之人竟会耽误修行时间,倒也不多见,不过那是个人琐事,易年不好奇也不想多问。</P>
易年就这么一边看着那小和尚悟那封魔经,一边慢慢的恢复着心神体力。</P>
时间也在这点点流逝中慢慢渡过,等到易年又恢复了救治一人体力。</P>
刚想起身进屋时候,那小和尚周身的金光开始慢慢变暗,片刻间,都回了那金身之中。</P>
而后光华敛尽,和尚睁眼,伸腿起身,向着易年的方向看来。</P>
那小和尚现在和易年第一眼见时一个样子,英俊面容透着佛相,那身苦行僧的衣着也一如之前。</P>
境界也并未改变,还是那凝神上境。</P>
没等易年询问怎样之时,那小和尚率先开口道:</P>
“今日施主传经之恩,仓嘉定铭记于心,日后,定不会辱没了这奇书。”</P>
说着,双手合十,向着易年行起佛礼。</P>
这次易年没有躲开,受了这名为仓嘉的小和尚一礼。</P>
可是此时脑中竟出现了个奇怪的念头:</P>
佛门中的高僧,叫着玄苦渡恶的多好听,这仓嘉之名,怎么有丝怪异呢?</P>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少年心性的本能,一瞬便消散了。</P>
开口问向仓嘉:</P>
“刚见大师参悟佛经之时的佛相金身,可是大师已经修成那封魔经了?”</P>
仓嘉笑了一下对着易年说道:</P>
“那经书虽只千字有余,不过繁奥难懂,小僧愚钝,这短时间,怎么修成?”</P>
易年听了此言,不免有些失望。看来那屋中之人,今晚是万难全救了。</P>
想着,竟有种心力憔悴之感,沉沉的叹了口气。</P>
那仓嘉见易年神情如此,连忙说道:</P>
“施主莫急,小僧说那封魔经这片刻功夫难以练成悟透,不过也已参悟些许。</P>
现下没那许多时间,只能先试上一试,能不能行,三分看天。”</P>
易年那本已低沉的心,听着仓嘉的解释,瞬间又活了起来,也不顾礼法,直接伸出手拉住仓嘉前胸衣襟,险些将那佛珠扯断,欣喜的问着:</P>
“真的??”</P>
看着那小和尚满脸惊讶之色,想来是没想到这少年医者对这句话的反应这么大,连忙说道:</P>
“真的,虽没悟全,不过,有机会解今日之危。”</P>
易年听了这话,心情终于好起来点。才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样子,立马把手松开。</P>
快速的将仓嘉的胸前衣襟扯好,后退了两步对着小和尚说道:</P>
“失礼了失礼了,大师莫怪”,</P>
一边也学着仓嘉,双手合十,向着那小和尚行礼。</P>
仓嘉回礼,说着施主赤子之心,才能有这作为,也不怪,现在要紧之事是救那屋中众人,不好在此继续互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