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头秃。</P>
不过能为父皇分忧,他确实很高兴。</P>
林云舟看着儿子一心扑在国事上的样子,想着皇后说的,长乐舍不得离开母亲。</P>
林云舟越看越欢喜,这哪里有半点孩子气,分明是一个有谋略的太子。</P>
俩父子在御书房安静的批奏折。</P>
林云舟突然道:”太子对东狄国怎么看?”</P>
长乐想了想:”父皇!儿臣以为,以武力收服。”</P>
林云舟道:”太子为何会出此言?”</P>
”儿臣以为,北疆已经被收复,大祁的版图又扩张了许多。北疆的三十万将士如今帮助北疆恢复生活,北疆已经走入正轨。</P>
三十万大军要么继续在北疆进行农耕生产,这样就造成了军力的浪费。北疆的三十万大军是师叔爷亲自训练出来的,是以一当十的存在。</P>
这些士兵就这样解散,是大祁的损失。”</P>
长乐条理清晰的分析着利弊,林云舟不自觉点头。</P>
这孩子,比他想象的要睿智。</P>
”以太子所言,是让北疆将士调往东狄?”</P>
”是,北域比东狄实力强多了,三十万大军打了他们措手不及。</P>
这里面固然舅舅功不可没,可是士兵们的神勇是收服北域的关键。</P>
儿臣以为,北域如今不用这么多兵驻扎,把他们调往东狄,收服东狄自然不在话下。”</P>
林云舟正有此意,他没想到长乐竟然也想了这么多。</P>
林云舟不吝夸奖:”长乐长大了,有自己独到见解,为父很欣慰。”</P>
被父皇夸赞,长乐不好意思笑了:”儿子不敢当。”</P>
林云舟早就有打下东狄的想法。</P>
他还清楚的记得,明慧公主出嫁时哭得通红的眼睛。</P>
明慧公主曾经向自己求救,可是那个时候先皇根本没有心思和东狄抗衡。</P>
林云舟无能为力。</P>
这是他心中的一根刺。</P>
他对不住明慧公主,辜负了她的一片信任。</P>
林云舟记得那时跪在御书房求先皇,让自己去攻打东狄。</P>
可是先皇不为所动,他一门心思在长生不老术上,哪里有半分顾及儿女情意。</P>
如果牺牲一个女儿,能换来东狄不进犯,先皇很乐意。</P>
所以不管明慧公主怎么哀求,文琮帝还是狠心的把明慧公主送走了。</P>
后来,从东狄传来消息,因为明慧公主下嫁的并不是东狄太子,而是东狄的王爷。</P>
这不是欺人太甚吗?</P>
这不仅仅是明慧公主的耻辱,更是大祁的耻辱。</P>
可是先皇不在乎,横竖王爷也是东狄皇室之人,公主嫁给他也不算委屈。</P>
就这样,东狄见先皇不敢对他们怎么样,近几年越来越过分。</P>
来大祁打秋风的日子越来越多了。</P>
以往东狄每年都要给大祁进贡,如今东狄越来越不把大祁放在眼里,甚至隔三差五要来大祁讨要珍贵物品。</P>
照此下去,两国必定会再次挑起战事。</P>
林云舟早就想把明慧公主接回来,可是东狄哪里会肯放弃一个质子。</P>
如今并没有合适的出兵理由。</P>
长乐:”儿臣以为还是先从明慧姑母入手。父亲放不下姑母,姑母未必就放得下父皇。”</P>
长乐听母后说过,父皇是为数不多对明慧公主释放善意的人。</P>
他认为,明慧公主会为大祁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