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三年,三月初一。
皇帝白毅检阅北征大军,正式宣布,出兵讨伐北域叛贼。
距离沧南之战结束仅仅过了三个月,皇帝再次御驾亲征。
这次北征与沧南之战相比。
大虞朝廷有更厚实的家底,还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朝野上下,底气十足,除了少数人之外,全都斗志昂扬,此战必胜。
前丞相杜公明等一小撮人阻挠北征,此时已经悉数失势,遣返回家。
在朝廷全力鼓动之下,所有人盲目自信,觉得盛世将至。
在人们眼中,此战没有什么悬念了。
皇帝陛下一定可以大胜,凯旋而归。
毕竟,皇帝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灭过草原霸主,金鹏王庭。
在人们固有印象之中,草原势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此战,皇帝白毅征发了五十万大军,还有超过两百万民夫,负责后勤。
这种级别的举国大战,若是放在大虞其他时代,不敢想象。
而永嘉年间,居然连年大战,真是不可思议啊!
战争强度,甚至超过世宗朝,比肩太祖的时代!
大虞北征大军分为三路出击,分别是:东路、西路、中路。
其中,东路军主攻河朔地区,对战赫连思恭为首的句芒族。
朝廷把赫连思恭定义为首恶,是帝国北域最大的叛军头目,必须铲除。
东路军是由帝都禁军所组成,其将帅都是大虞朝廷的名将。
东路军主帅,乃是车骑将军周宇肃,他挡住祁王白睿北上,名震天下。
两位副帅,分别是骠骑将军黄鹏辉,以及卫将军熊荣。
这两位也是百战名将,常胜将军,皆功勋卓着。
当然,除此三人之外,东路军还有众多的将星,阵容豪华。
原本,这些名将分散在帝国的四方,镇压大虞各地的叛乱。
如今,大虞境内只剩北域烽火狼烟,其余叛乱尽数平定了。
皇帝白毅终于可以把名将集中起来,全力对付北域的叛军。
白毅把扫灭河朔的赫连思恭,作为北征的首要目标,其次是金鹏王庭。
当然,等到诛灭入境大虞的两路蛮夷之后,白毅还要顺势,扫灭夏国。
接着,该说到西路军了。
西路军要主攻晋云地区,对战南下入侵的金鹏王庭,战略定位是辅助。
毕竟,西边战场无论是地势格局,还是面对的敌人,相对都更弱一些。
西路军,是由众多的外戚势力所组成。
主帅乃是皇帝白毅的舅舅凉国公窦武,参与过沧南之战,是中流砥柱。
副帅是皇帝白毅的老丈人楚国公项博,他的女儿项贵妃生了太子白弘。
此外,西路军还有多位青年才俊参战,比如:来自西川的剑门侯萧奕。
通过西路军的配置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总之,大虞朝廷对金鹏王庭持有轻蔑的态度,不需要出动主力去攻打。
毕竟,数年之前,皇帝陛下曾经灭过一次金鹏王庭,如今,优势巨大。
当然,大虞朝廷对草原势力算是了解,知道金鹏王庭出现了贺兰云天。
此人,无论战力还是智慧都极为了得,称得上是比较难对付的敌人了。
不过,那又如何呢?
大虞朝野群臣看来,贺兰云天就是螳臂挡车,岂能阻挡陛下天威降临?
说完左右两军之后,该说说中路军了!
皇帝白毅坐镇中军,稳定大局,确保此战万无一失。
此战,白毅带来了十万黑甲军,留了六万驻守帝都。
为何皇帝白毅没有带上更多的黑甲军北征,那样岂非更加的摧枯拉朽?
原因有两个!
首先,白毅认为没有必要增兵,当前战力足以扫平北方。
十万黑甲军,再加上帝国各地抽调的四十万精锐,足矣!
其次,皇帝要防着监国的太子动心思,以免后院着火了。
毕竟,皇帝与太子之间,已经出现明显的裂痕,双方矛盾日益尖锐。
虽然迫于北征在即,皇帝没有提出过废太子的议案,一切保持如初。
但是各方势力清楚,废掉太子白弘也只是时间问题,白昱已经崛起。
正因如此。
此战,皇帝白毅把太子娘家势力楚国公项博调了出来,随大军北征。
皇帝白毅绝不会让太子白弘拥有作乱的底气,在后方策动宫廷政变!
……
半月之后,三月十六。
大虞北征军先锋已经到达了帝畿北域前线,列阵待命。
西路军路程更近一些,最先到达了西线驻地,长离城。
此城,乃是北方一座重要物资枢纽,汇聚了多条河流。
只要西路军把长离城攥在他们手里,物资就能源源不断而来。
就算是纯粹比拼消耗,也能把占据晋云的金鹏蛮族熬到崩溃。
此外,相比东路军要仰攻陇南山脉,西路军的难度小的多了。
晋云地区没有高山大泽阻碍,最南端只有一座坚城,柏壁城。
只要攻破作为屏障的柏璧城,再往北就是开阔地带,好打了。
届时,西路军可以长驱直入,一直杀到晋云中心的山阳城下。
然而,让主帅窦武头疼的是,西路军上下弥漫着轻敌的风气。
为此,主帅窦武召开战争会议,召集西路军众将至大营议事。
正午时分。
主帅窦武看到人齐了,他不绕弯子,当即说道:
“诸位将领,本帅召你们前来,是提醒大家,对敌谨慎一些。
相比于东线战场,我们西线面对的压力要小很多的。
柏璧城纵然坚固,却也远远比不上东线的陇南山脉,难攻打。
本帅知道,你们瞧不上曾经是手下败将的金鹏王庭,轻蔑之。
而且,你们都想拿金鹏蛮族刷战功,以此加官进爵,是不是?”
主帅窦武停顿片刻,接着说道:
“轻敌,是兵家大忌!
本帅提醒诸位,如果因为轻敌导致战败,该如何向陛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