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翰林萌新(2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1897 字 11个月前

以西则是五军都督府,外加通政司、太常寺等等。</P>

若依从权势而观,无疑,以东的六部诸司更为份量重些,以西则寻常。</P>

当然,国朝六部诸司基本上都在一块。</P>

还有一些紧要的衙门行署不在此地,如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就不在大时雍坊。</P>

而在西城的阜财坊,距离恒王府、恭王府反而没有多远,五城兵马司也不在大时雍坊。</P>

翰林院临近长安街,同皇城一街道相隔,临近的皇城之地为皇史宬、崇质殿。</P>

皇史宬、崇质殿都非紧要之地,偌大的皇城而观,位列皇城东南一角。</P>

翰林院!</P>

是一个纵深很长的衙门行署。</P>

这里,秦钟不算陌生。</P>

月初之时殿试点中探花,国朝规矩,授予翰林编修的正式官职,那时便来报到了。</P>

一应文书档案亦是落于翰林院。</P>

其后。</P>

因馆选庶吉士,再加上临近年底之故,再加上接连两年都有人充实翰林院。</P>

恩科的这一批人不为着急。</P>

掌院学士所言,年前一位位新入翰林院的官员和庶吉士知礼、知事、知人……就足够了。</P>

……</P>

临近巳时!</P>

虚空早已大亮,京城上下通明一片。</P>

天地间的雪势有些缓和,鹅毛大雪不显,柳絮飞雪不显,多为零散而落。</P>

时而旋风卷起屋檐、大地上的一片雪,宛若又突然下起了大雪一样。</P>

翰林院。</P>

行署东侧的公厨区域内,此刻多为人来人往,颇为热闹。</P>

此地楼阁矗立,占地不小,正门之上的泛黄木板上,写着两个颜体楷书大字——公厨!</P>

这里是翰林院官吏用饭之地。</P>

六部诸司的衙门行署都有用饭之地,就是听老爹说过……公厨的饭食基本上都不怎么样。</P>

做的好吃了,万一被科道官得知,很容易出问题。</P>

尤其今上还是一位崇尚节俭、朴素、简单的陛下,更难有好吃的东西出现。</P>

万一陛下某一日心情不好了,又逢科道官言语那些事,说不定就会有很多人倒霉。</P>

是以,公厨虽有饭食,多简单普通,不算好,也不算差。</P>

也有优点。</P>

那就是便宜。</P>

不在乎饭菜的水准,花一点点钱就可以吃饱。</P>

若想要吃好的,听老爹所言,上皇岁月,公厨还可以立下小灶,做一些好吃的。</P>

现在不行了。</P>

想吃好的。</P>

只有从外面采买,让外面的酒楼送来饭食,亦或者……让家人送来好吃的饭食。</P>

如若从外面采买,银子就不好说了。</P>

按照品级,吃喝有定,吃喝有数,在定数之内,吃喝的银子,衙门行署给于报销,给于垫付!</P>

若是超过了,衙门行署不予理会。</P>

品级低了,分事而定,因公事,可以商榷,自己享受,那就自己掏银子。</P>

自然。</P>

那都是明面上规矩,老爹所言……六部诸司各大衙门行署每一年都有专门吃喝的银子。</P>

往往都超出朝廷规定的定数!</P>

只是。</P>

普通官员很难享受,至于衙门行署的普通人、吏员、下人更不用说了。</P>

此刻。</P>

秦钟正坐于公厨之内一处相对清静的雅间之内,聆听一位翰林前辈的教诲。</P>

此人姓杨。</P>

杨峥。</P>

字运昌!</P>

翰林院的一位侍讲学士,从五品的官员!</P>

年四十上下,形貌稍稍消瘦,颔下留有寸须,方长的脸面,一双眼睛很有精神。</P>

此人是掌院学士分配给新科榜眼、新科探花的翰林指引之官,以期让新的翰林官尽快入职,了解翰林院上下。</P>

于其言,秦钟洗耳恭听。</P>

身边临近处,也有一人静坐静听,其人新科榜眼:淳峰,字忠岳!</P>

至于一甲状元刘东武,其人为翰林修撰,掌院学士派遣了一位侍读学士一对一指引了。</P>

啧啧,秦钟感慨。</P>

还真是待遇不一样。</P>

“忠岳!”</P>

“鲸卿!”</P>

“翰林院这里,一早上了,你们都转一转了?你们的房间整理如何?”</P>

“若有所缺,直接言语,咱们翰林院库房的东西还是很多的。”</P>

“……”</P>

“不着急做事,你们先将翰林院上下熟悉熟悉。”</P>

“具体的差事,要等掌院学士、直学士大人定下,你们二人是翰林编修,按照惯例,定要编书的。”</P>

“具体是什么内容,不好说。”</P>

“大可能是上皇岁月的一些事。”</P>

“至于陛下御极登位以来的诸事,如果你们编书不错,可能也会分派那些。”</P>

“等编书的事情下来了,你们就要开始做准备了。”</P>

“到时候,就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奏章文书,还有一些其它相关的文书,说不定还会接触密旨文书!”</P>

“尽管那些东西时间很远了,也非秘密了,但……许多事情、许多道理都内蕴其中。”</P>

“翰林编修!”</P>

“编书是一个轻松的差事,也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P>

“每一位翰林编修参与编撰的书,都会由专人审核、审校,果然上佳,就是大功!”</P>

“同样的一件事。”</P>

“不同的人编写,总是不一样的。”</P>

“水准也是不一样的。”</P>

“就如殿试的时候,同样一道题目,有些人做的寻常,而你们两个就出类拔萃。”</P>

“掌院学士命我引领你们熟悉翰林院的事情,熟悉翰林编修的事情。”</P>

“待明岁开始,许多事情就需要你们自己做了。”</P>

“期时,六部诸司的架阁库,你们肯定要去的,那也是你们熟悉六部诸司的机会!”</P>

“皇城皇史宬,你们也应该会前往。”</P>

“……”</P>

皇史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