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太和唱名(2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2534 字 11个月前

“……”</P>

秦钟三两口吃下一个热气升腾的肉包子,厨娘的手艺自己很是满意。</P>

当再接再厉。</P>

当做的更好。</P>

自己都吃不少了,喝的?</P>

自己到现在也就喝了半碗豆花,老爹……好像还没吃呢,将口中的包子咽下,视线落在丰盛的早饭上。</P>

“……”</P>

“哈哈,现在这个时辰,爹不着急。”</P>

“待会和如海一块出发!”</P>

“你们这些新科进士的礼仪较多,稍稍复杂些。”</P>

秦业也在喝着豆花,吃食?</P>

比起钟儿的胃口,自己的胃口逊色一些,然……此刻的胃口也的确不错。</P>

不着急。</P>

传胪大典的礼仪,新科进士要准备的事情很多,他们这些文武百官……只需要按照正常的秩序入宫入太和殿就行了。</P>

太和殿!</P>

非国朝大事不为动用。</P>

传胪大典……就是大事之一,以如海和存周的品级,也能够前往。</P>

“倒也是。”</P>

秦钟颔首。</P>

说着,筷子夹过一个香煎酥黄的荷包蛋,这个东西……每日必备。</P>

“如今是初四,按照新科进士的礼仪,约莫月底或者腊月,你们就要观政了。”</P>

“前往六部诸司观政了。”</P>

“事情倒也不多。”</P>

“以后,钟儿你就要早起一些了。”</P>

秦业见状,也夹过一个荷包蛋,这个东西……吃着的确好吃,厨娘应该用了特别的香料。</P>

钟儿。</P>

这个月可以快哉一些,月底、下个月就不行了。</P>

明岁,更不行了。</P>

六部诸司观政,那是关乎前程的事情,当慎重,当有心,自己……应该可以提点提点。</P>

“早些……。”</P>

“似乎要早起半个时辰左右。”</P>

“如今我都临近卯正晨起,半个时辰……不算难。”</P>

秦钟一边吃着,一边听着。</P>

老爹于此很有经验。</P>

国朝六部诸司的上班时辰格外早了一些,卯时就要起床,好在……下班时间也挺早。</P>

过了未时之后,没啥事,都可下班。</P>

这……。</P>

怎么突然感觉束缚突然大了许多,还没有学业、以及近一段时间轻松。</P>

这个官……怪怪的。</P>

如果可以更轻松一些就好了。</P>

“看你接下来选入何部何司!”</P>

秦业小口用着荷包蛋。</P>

年岁大了,和钟儿这等年轻人不好比,殿试的成绩今儿出来,如果钟儿的成绩相当好。</P>

入翰林院,自己就更满意了。</P>

果然差些,也无碍。</P>

想来也不会太差的。</P>

对于这个儿子……秦业也蛮有信心。</P>

******</P>

“这就是皇城!”</P>

“这就是皇宫!”</P>

“午门!”</P>

“奉天门!”</P>

“……!”</P>

“太和殿!”</P>

“这里就是太和殿的区域了,真是太大了。”</P>

“着实不小。”</P>

“这里自然很大,太和殿可是皇城诸多殿阁占地最大的一个,凡大朝会、大礼仪皆在此。”</P>

“……”</P>

“这些就是上十二卫的巡逻之人,果然英姿魁梧!乌骓园殿试的时候,好像见过一些!”</P>

“上十二卫,天子亲军!”</P>

“上个月武举的会试、殿试之人有在其中者。”</P>

“……”</P>

“……”</P>

临近辰时。</P>

皇城之内,太和殿之外,已经汇聚两百五十二位新科进士之人,在銮仪之人的法驾指引下,各有其位。</P>

按照殿试之时的座位名字,单双各分列檐阶之下,俱北向,乐部和声署相贺于左右。</P>

上十二卫的精锐四周巡逻、守卫。</P>

礼部、鸿胪寺官员设黄案,于太和殿东旁,于丹陛上正中,设云盘于丹陛下。</P>

设龙亭、御仗、鼓吹于午门外。</P>

是时,王公文武百官各朝服侍班如寻常朝会礼仪,仅仅上朝的地方有所变化而已。</P>

观一位位文武百官行入太和殿,殿外候着的一位位新科进士皆神色有动。</P>

彼此交头接耳不断,距离传胪大典还有一点时间,彼此皆低语不断,环顾皇城四周,更为慷慨之言。</P>

秦钟位于其中,左右皆陌生者,倒也认识,知晓名姓为谁,书院的同窗皆分散了。</P>

听着身边一位位新科进士的欢悦之音,心情也是不错。</P>

对于太和殿……这里也是第一次来,也很是新奇。</P>

必须新奇。</P>

刚才一路走过的文武百官,有一些还都认识,老爹在里面,林如海也在里面,贾政也在里面。</P>

恒王也在其中。</P>

恭王也在其中。</P>

……</P>

太和殿。</P>

大朝会。</P>

大礼仪。</P>

司礼之人仍在做诸般准备。</P>

等待。</P>

等待朝会的开始,等待传胪大典的开始。</P>

“鲸卿兄!”</P>

“于殿试结果可有所感?”</P>

“……”</P>

不时,身边有人相问。</P>

“哈哈,自然由陛下圣裁!”</P>

秦钟一礼。</P>

结果。</P>

殿试的结果,自己倒是想要知道,奈何……真不知道,刚才恒王入太和殿的时候,于自己一笑也没多言。</P>

虽如此。</P>

心中有数。</P>

想来……也值得一笑。</P>

“的确由陛下圣裁!”</P>

“然……想来鲸卿兄当位列三鼎甲,近几科的会元,皆入三鼎甲!”</P>

“……”</P>

旁边之人笑语。</P>

“果如此,待大典结束,当请普心兄一饮!”</P>

秦钟又是一礼。</P>

“那我可就记得了。”</P>

“……”</P>

那人欣然应语。</P>

“……”</P>

“……”</P>

随意闲聊着,时间缓缓的过去。</P>

登时。</P>

值辰时二刻有余,天色大明,清空和煦,虽有寒冷,又不为十分袭人。</P>

司礼之人执鞭于阶下鸣鞭!</P>

太和殿外,顿时清静一片。</P>

鸣鞭指引废物回旋而上,其声缭绕于空中,清脆入耳,一连三次。</P>

鸣鞭毕。</P>

丹陛大乐奏曲,秦钟熟悉的曲子,是国朝盛大之日的欢快平和之章。</P>

一些鸿胪寺的官员、礼部的官员引读卷,在一位位新科进士的注视下,北向行三跪九叩之礼。</P>

继而。</P>

军机大臣王晋手持皇榜从殿内走出,将皇榜落于早已准备好的黄案上,登时,丹陛乐声再起。</P>

不时。</P>

随司礼之人一言,两百多位新科进士皆北向而跪。</P>

“己巳年十一月初四,恩科殿策天下举子。”</P>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P>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P>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P>

司礼之人宣制完毕。</P>

鸿胪寺官立于丹陛檐下,手持一份稍小的黄色绸布,洪亮声音在空阔的太和殿下传荡甚远。</P>

“一甲一名,刘东武!”</P>

“……”</P>

寒窗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