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谁的卷子(2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2488 字 11个月前

观此,太子也不再多言。</P>

将卷子落于临近的平整空白书案上,螭龙黄玉镇纸压上,于诚王、荣王、恒王招招手。</P>

若是一人一人的看,太耗费时间,说不定还没等他们看完,父皇已经将卷子阅完了。</P>

是时。</P>

诚王、荣王、恒王三人忙从座位起身,相视一眼,没有出声,细步行至太子殿下身边。</P>

去岁,也是四人一起传阅卷子的。</P>

现在,又来了。</P>

他们看完之后,该轮到恭王叔、忠王叔他们了。</P>

“……”</P>

各自占据一个位置,道道视线落在那份卷子上,皆不言,皆默默观之。</P>

“……”</P>

恒王轻抚自己的大肚腩,立于书案前,微微颔首。</P>

这份卷子……不是小神医的。</P>

别的不说,小神医的字体自己认得。</P>

而且,小神医所作的经义文章,自己也看过多篇,遣词用句……非锦绣缤纷,属于中等偏上一些。</P>

关键!</P>

小神医的经义文章……很有……很有干货!</P>

对。</P>

就是干货!</P>

干货的对面。</P>

就是假道学、大话空谈!</P>

有些文章阅览之,满满的……很有道理,细细思忖,却仿佛等于没说。</P>

有些事情语论的颇为虚幻空谈。</P>

宛若灾民受灾了,为何不吃肉呢?</P>

为何不吃米呢?</P>

“……”</P>

继续阅览这篇文章,恒王再次微微点头,文章写的真好,那些辞藻……真不知如何想出来的。</P>

的确有理。</P>

观之悦目。</P>

而且,要说空谈,不至于,也有一些道理内蕴其中,琢磨琢磨,还是有货的。</P>

就是不为十分明显。</P>

如果里面的干货也如文章辞藻一般,这篇文章策论就完美了。</P>

一篇文章,父皇的朱笔痕迹落点……也多是那些不错的辞藻用句,倒也的确可以看到读卷官的一些痕迹。</P>

他们用的读卷笔……是专有的墨汁,初始用之,颜色同正常的笔墨一样。</P>

随时间流逝,会缓缓消失,直到彻底消失不见,笔迹留存的时间,足够所用。</P>

“这篇文章……。”</P>

“你等也瞧瞧!”</P>

“……”</P>

又过了临近一炷香,德正帝将朱笔落下,于戴权看了一眼,指了指面前的卷子。</P>

“……”</P>

戴权不做声,熟练无比的动作再次施为。</P>

期时,养心殿内,第一份卷子已经为李衡山等几位军机大臣一览,恭亲王等已经看过了。</P>

“……”</P>

片刻。</P>

一览第二份卷子,恒王拍了拍自己的大肚腩,这份卷子……也非小神医的。</P>

半炷香之后,不求甚解的将这份卷子看完,这份卷子……大体同第一份卷子差不多。</P>

然。</P>

锦绣着墨上……不如。</P>

第三份!</P>

第四份!</P>

中间稍有歇息,恒王将一份份卷子阅览之。</P>

第五份!</P>

都过了一炷香了,父皇怎么还在看,前面四份没有一份是小神医的卷子。</P>

后面还有六份。</P>

应该有吧。</P>

对于小神医,自己很有信心。</P>

必然位列十份卷子之一,如果没有……自己有理由怀疑读卷官的水准。</P>

第五份!</P>

超过一炷香了,父皇还在看,从视线的角度……那份卷子才看完大半?</P>

这份卷子?</P>

特殊!</P>

无疑特殊。</P>

去岁,父皇就是在两份较好的卷子上停留,最后……那两份卷子皆入三鼎甲。</P>

这份卷子?</P>

是不是小神医的?</P>

恒王心中猜测。</P>

父皇看的慢,明显也是细细琢磨,文章肯定有不少干货,不知道……是谁的!</P>

嗯。</P>

待会就知道了。</P>

就知道是谁的了。</P>

“这份卷子……,也传阅吧。”</P>

小半个时辰过去,德正帝将方将手中的朱笔落下,面前的卷子……是第五份了吧?</P>

这份卷子。</P>

再次阅览其中一些内容,数息之后……收回目光。</P>

没有多言,也没有停歇,扫了时辰钟一眼,从戴权手中接过茶水,简单舒缓了一下筋骨。</P>

再次取过一只黄绸布袋。</P>

第六份卷子!</P>

还有好几份卷子的。</P>

“……”</P>

“嗯?”</P>

“……”</P>

未几。</P>

太子殿下等人也一览第五份卷子,这份……令父皇花费时间稍长的卷子。</P>

明显不一样。</P>

恒王观之,眉头微挑。</P>

这份卷子……也不是小神医的,字体不是。</P>

从卷子上……父皇的朱笔留存痕迹来看,明显极佳的卷子,真的很好。</P>

心中有动,侧首看了一眼父皇。</P>

父皇正在阅第六份卷子。</P>

第五份卷子。</P>

先瞧瞧再说,能为父皇那般……有独到之处。</P>

“……”</P>

数十个呼吸之后,恒王胖胖的面上微微颔首,这份卷子还真有些干货,开口两三百字……就有不少了。</P>

这是一份从吏治、治河水利语论国计民生,策论父皇所出的那个题目。</P>

遣词用句……不错。</P>

比起第一份卷子差些,却也不差,在五份卷子中,属于中上,关键……字里行间很是干练。</P>

语论吏治之要,语论治河水、江水、淮水……,还有水利沟渠通连之要。</P>

明吏治,治水利,去水患,府县之地安稳有基,辅以新式谷物,还有便利器物,天下各地庶民百姓安居乐业。</P>

有点意思。</P>

很有干货。</P>

这人是谁?</P>

策论文章,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灼灼,关键……还是一位新科进士所作。</P>

明显是一位干才。</P>

怪不得父皇在这份卷子上停留很久。</P>

辞藻华丽上,不如第一份卷子,可是……在策论文章的水准上,胜过那份卷子一大筹。</P>

“这份卷子……不错!”</P>

临近的诚王殿下,已经忍不住赞誉,声音不大,心意彰显。</P>

“的确上佳!”</P>

太子殿下颔首。</P>

这份卷子……堪入三鼎甲。</P>

这是第五份卷子,剩下还有五份,除非接下来的五份还有胜过此人者,不然……此人点中状元有极大可能。</P>

仕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