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读不懂(2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2513 字 11个月前

三十六坊有可能遭灾之事,他们也做不了什么。</P>

何况,还有要事等着他们。</P>

“自然忘不了。”</P>

“殿试!”</P>

“结果未定,不好说。”</P>

“但……我尽力了。”</P>

握着手中杯盏,秦钟乐然。</P>

小王爷对于以后的世子妃还是相当入心的,殿试之后有空闲时间,自然无碍。</P>

殿试!</P>

尽人事,听天命。</P>

这个时候!</P>

自己的卷子应该为人所看到了吧?</P>

不知道如何评判!</P>

“对小神医你的才学,小王是无比相信的。”</P>

小王爷单手握拳,身侧虚空用力挥动。</P>

******</P>

乌骓园!</P>

皇家园林。</P>

因今上于此地颇为喜爱,多年来,多有拨下内帑给于修建,使之更为富丽堂皇,更为煌煌大气。</P>

近日来!</P>

乌骓园多上十二卫的侍卫守护巡逻,多九门提督的兵士站岗守卫,凡人进出,皆有不小禁制。</P>

一处专门隔开的殿阁之地,临近酉时,因天候雨水不停缘故,其内已经灯火通明。</P>

一处处房间明亮、数处大厅多有身穿绯服、青袍的官员往来,躁乱之音不显。</P>

“嗯。”</P>

“这份卷子……言语吏治之妙,说的可圈可点,却……总觉少了一点妙处。”</P>

“略有可惜了。”</P>

“略有可惜了。”</P>

“金泰兄,你瞧瞧!”</P>

“……”</P>

“……”</P>

“这份卷子……还真是忧国忧民。”</P>

“陛下的题目之策,他说的无比齐全,谈天说地,古今论法,行当百业,无所不包。”</P>

“惜哉,说的不错,却都只是皮毛,不入筋骨,如何显才学本色!”</P>

“可惜,可惜!”</P>

“……”</P>

“这份卷子……陛下最不喜那些花团锦簇且没有任何亮点的文章。”</P>

“一味的歌功颂德虽好,却难有高名次。”</P>

“几个句子还行,都有些骈赋模样了。”</P>

“……”</P>

“这份卷子……我觉不错,所言也是切入吏治,对于吏治之论,涵养法道,也有王道给于化之。”</P>

“中正平和,堂堂国朝大气。”</P>

“唯一欠缺,我觉……是少了一些陛下的励精图治之心,点到即止,应该深入一下的。”</P>

“不过,比起我今日读的几份卷子,好多了。”</P>

“圈点不少,诸位待会也瞧瞧,也圈圈点点!”</P>

“……”</P>

“嗯,这份卷子……切入点不错。”</P>

“所论是以田亩种植崭新谷物之法,若得可成,庶民百姓少有饥馑。”</P>

“再辅以修筑水利沟渠,当有莫大裨益。”</P>

“不错,能够有此巨细,还能够点出所为,言辞也不错,是一份好卷子。”</P>

“嘿嘿,我觉这份卷子可入前十!”</P>

“诸位待会瞧瞧。”</P>

“……”</P>

“嗯。”</P>

“这份卷子就是歌功颂德,虽然比较稳妥,虽然不会出事,欲要取中前十乃至于二甲就有些难了。”</P>

“都为殿试了,当胆子大一些,只要不为十分不妥,一般无碍的。”</P>

“……”</P>

“呼……。”</P>

“一日的时间了,我读的卷子……似乎都寻常。”</P>

“诸位手中可有精妙的了,让我读一读,开开眼界。”</P>

“这一科的新科进士……有传才学之士不少的。”</P>

“那位纪三绝,就做的一手花团锦簇文章,不知道殿试笔锋是否如旧!”</P>

“还有恩科会元秦钟!”</P>

“他年弱那般,都能够九千人中第一仙,乡试的时候,还是第二名亚元!”</P>

“才学不必多言,陛下都有夸赞,师长还是青园先生。”</P>

“殿试的文章也当不错,诸位可觉有相似的?”</P>

“……”</P>

“暂时没有见到比较欣怡的卷子。”</P>

“估计还在后面吧。”</P>

“……”</P>

“嗯?”</P>

“这份卷子……!”</P>

“我有些拿不准,李兄……你来读一读!”</P>

“这份卷子……我觉有前十的水准,虽然看的不太懂,可这份才学……没得说。”</P>

“……”</P>

“周兄,你当年可是殿试二甲二名,还有你读不懂的卷子?岂非说笑?”</P>

“周兄,什么卷子……你都读不懂?于我等说笑?”</P>

“前十的水准!”</P>

“读不懂?”</P>

“我来瞧瞧!”</P>

“我也瞧瞧。”</P>

“能得周兄评语前十,这份卷子……当非凡,哈哈,一块瞧瞧!”</P>

“……”</P>

“……”</P>

“嗯,这份卷子的切入视线……很有奇特,似乎是计然经济之论!”</P>

“国计民生,天下大事,定于计然经济之中。”</P>

“莫不忘却宋朝之事?”</P>

“史书记载,宋朝之繁华、之岁入远超隋唐五代,每岁都是万万贯以上。”</P>

“更有超过一万万六千万贯!”</P>

“真论起来,我朝都不一定可以与之相比,但……那不一样,宋朝开海禁,那个时候没有太大威胁。”</P>

“非如此,这份文章语论非那般。”</P>

“……”</P>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P>

“管子之论?”</P>

“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可也正政也。”</P>

“地不平均和调,则政不可正也,政不正,则事不可理也。”</P>

“说的也言之有理。”</P>

“理国之道,地德为首,语论于此,倒也没错。”</P>

“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实。”</P>

“必因天地之道,无使其内使其外,使其小毋使其大。”</P>

“弃其宝使其大,贵一与而圣,称其国宝使其小,可以为道,这……这位进士是谁?”</P>

“我现在想要将这份卷子拆封了。”</P>

“赋税之论,万物之杂混合为一,赋税有度,国有用,民有余,上下有恒,万世之本。”</P>

“……”</P>

“货币之论?这是什么语论?”</P>

“银子无价,银子有价。”</P>

“这个……我怎么有些读不懂了,王兄,你呢?”</P>

“对于计然经济之论,我也粗通一些,这份卷子……我能读懂一些,其余的……就……不好猜了。”</P>

“……”</P>

“这份卷子的主人是谁?能有这般才学……,应非无名之辈。”</P>

“而能够有这般眼界、语论、大笔力者,年岁当不小。”</P>

“是谁?”</P>

“诸位可能猜出来?”</P>

“……”</P>

白石书院一角